昨天线上考试圆满落下了帷幕,回顾这几日的学习既充实又满怀期待。对于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我们这群人来说,怀惴着一颗向阳、好学的心加入了武校的大部队。每天汲取着满满的正能量,大家各自卯足了劲儿往前冲。我亦是其中的一员,在孩子们都安睡后,认真去刷题,理解,消化。爱人向孩子们说起最近我有种挑灯夜读、废寝忘食的精神。哈哈,是时候跳出“舒适圈”,提升一下自己喽!不只是为了跟上孩子们成长的脚步,更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家庭关系说中的婆媳关系虽不具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地位,但却影响着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十对婆媳关系九不和”为何不和?
婆媳关系不和的三大症状:
一.界限不明,陷入权力之争(理)
二.感情淡漠,利益关系冲突(情)
三.沟通不畅,生活摩擦不断(术)
1.界限不明,陷入权力之争的原因:
家庭中的话语权,对丈夫、儿子的占有欲,老娘↔️新娘权力交接冲突、争抢。
2.感情淡漠,利益关系冲突的原因:
①夫妻因两情相悦而合(情感基础)
②婆媳关系因陌路相逢而聚(利益基础)
“母女关系如沙丘 婆媳关系如钉水”
3.沟通不畅,生活摩擦不断:人心隔肚皮,天白不知夜的黑。ps.缺少“中间人”(老公、儿子)
婆媳关系和谐的基石:
夫妻关系(条件)
感恩之心,相互的婆媳
婆媳关系是夫妻关系的“投射”
关系 : 1 婆媳关系—社会关系(君子之交)
2⃣母子关系—血缘关系(血浓于水)
3⃣母女关系—血缘关系(血浓于水)
恶媳妇毁三代,好媳妇旺三代
婆媳关系[[EMOJI:%F0%9F%94%9B]]母女关系(永远不可能同等对待,期待值降低,相处容易)
家庭和谐=丈夫的智慧➕婆媳的胸怀
⬇️
解铃还需系铃人
(情商高的丈夫两头瞒,情商低的丈夫两头传)
婆婆对儿媳的态度,取决于丈夫对妻子的态度(爱屋及乌)
问题:婆媳冲突时[[EMOJI:%F0%9F%92%A2]],丈夫站在哪一边?
<媳妇> 必须的。反之矛盾恶化,不利于关系的发展。
小视频引人深思:
新娘取代老娘,被取代的感觉不爽。
儿媳的胸怀➡️➡️换位思考
今天的婆婆,过去的媳妇;今天的媳妇,未来的婆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婆媳婆媳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婆婆毕竟是老公的生母,是老公的至亲之人,反哺(关爱)。尊重婆婆就是尊重老公,孝顺婆婆就是疼爱老公。
孔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武际金:儿子之所爱亦爱之 爱屋及乌
小视频:深明大义的婆婆会智慧的处理婆媳关系,稳固夫妻关系,因为所有关系中夫妻关系才是最核心的。将心比心,人生每一件事都牵扯到家,家和万事兴。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相互信任,相互体贴,以情动情,以爱关爱。感恩之情常怀心中换位思考。[[EMOJI:%F0%9F%8C%9F]]
古语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压我一寸,我让你三分。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并能做到以德报怨,这就是修养,这就是家庭关系中最大的智慧。
婆媳关系紧张[[EMOJI:%F0%9F%86%99]]:婆婆打20大板
儿媳打30大板
丈夫打50大板(做好中间人)
日记典范引发思考:愧疚之心(公婆、父母)
感恩之心(老公、公婆、父母)
幸福之心(自我感受)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家庭关系和谐,尤其是婆媳关系融洽,绝不是一个人的忍辱负重,而是全家人齐心协力❗️
最关键的人➡️➡️➡️丈夫、儿子
总结:感恩之心
人,只要有了感恩之心,孝亲敬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家庭和谐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后世孝子贤孙辈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问题:婆婆带孩子,媳妇该不该感恩?
婆婆帮忙带孩子,这是中国家庭中司空见惯的事。正因为司空见惯,很多的儿媳都认为婆婆帮自己带孩子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自然也就淡化了感恩之心。
婆媳关系的核心➡️➡️良知
婆媳关系之间也没那么复杂,婆婆不要太管着儿媳,儿媳也要感恩婆婆,哪有那么多事?
婆与媳,在茫茫人海中能走到一起是缘分!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个理做儿媳的,做婆婆的,不仅要知道,而且要做到“两合”。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EMOJI:%F0%9F%88%B4]]
“三从”:1.从不在背后说婆婆的坏话
2.从不在婆婆面前数落老公
3.从不在婆婆面前与老公过分亲密
“四得”:1.婆婆的长处要习得
2.婆婆的唠叨要听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婆婆的马屁要拍得
4.婆婆的财务要舍得(学会共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每一次课程都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感恩遇见大爱的武校长,教授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妻子(丈夫),好妈妈(爸爸),好儿媳乃至好奶奶,好姥姥。在前行的路上更加有了方向和力量。
我跟婆婆的关系是非常的融洽。就像武校说的,这得益于家中的顶梁柱,孩子爸爸这个中间人的包容与调解。结婚已有15年的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只要有一方放下架子,选择包容,理解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的婆婆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她为人善良,豁达,不会因为点滴小事而跟邻里斤斤计较,反而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有困难的亲戚朋友,不求回报,秉承着吃亏便是福的品质生活了大半辈子,也结下了好人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她身上我习得了许多的长处。
记得刚从大宝那会儿,由于婆婆的身体并不太好便跟我商量着让我在家照顾孩子,当时我的内心是很纠结的。一边是梦想的追寻,一边是家庭的回归。为了不让爱人为难,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家里照顾孩子,这一呆就是15年的光景。想想单独政策放开后我生了二胎晓宇。随着晓宇的长大我又不止一次的萌生出想出去工作的想法。现实又把我打回了原形!孩子们需要陪伴,婆婆公公的身体也日渐衰退,爱人说一旦撤出家庭整个家就会乱作一团……
现在的我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孩子们积极向上懂事明理,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一路走来我要感谢婆婆对自己小脾气的包容,对我们经济上的帮助。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一股向心力,常怀感恩之心,不计较个人得失,家和万事才兴,孝顺父母,公婆也是我们晚辈应尽的义务。
未来的路很长,我们一起慢慢走。
未来的路很长,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