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最后一天,下午午休起来没什么事,临时决定去我的老家拉山泉水,因孩子姥姥自从我有第一个孩子开始,就一直和我一起生活,也许久未回老家了,就拉着姥姥一起回去看看。
一路上两个孩子被车窗外的自然景象迷住了,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会说说天上奇形怪状的云,一会说说道路两旁成行成对的玉米桔,一会又对小河里的溪流评头论足。这个年假我一直和两个孩子在家没外出过,偶尔的一次外出,被闺女调侃成乡村一个小时游。看着两个孩子兴奋的说着,满足的笑着,对着越来越近的家乡的花花草草,而姥姥是沉默的,只是眼里满是亲切和温柔。自己感觉很内疚,老人和孩子对我们的要求不高,一次不经意的举动就满足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想我自从有了孩子,就很少回老家了,一是家里亲人大多在城里,二是自己娘家的老家,女人结婚后感觉需要顾及的太多,而家乡就排在了最不起眼的位置。有孩子后娘亲又一直在我身边,最亲的人守在身边,其他也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从没替娘想想,她也是有老家情结的人,她的亲情也是要靠时不时的去走动一下、维系一下。
这次因为回来拉山泉水,一个临时决定,一个临时起意,一次不经意的开口,就打开了老娘的家乡情结。老娘说,老家还有一个八十多的按辈分我得叫老奶奶的老邻居,买点东西顺便去看看她吧,开始我对她的举动嗤之以鼻,对她说拿箱奶吧,嘴里这样说着,心里却想,真是多次一举,就是回老家水厂拉水,因为水厂就在村头,也不进村,你多少年都不回去了,还去看老邻居,谁稀罕你?对她出门又坚持去超市买营养品和水果的举动,我还是一直哼哼唧唧的不服。
随着老家的渐行渐近,随着娘期待的眼神,我仿佛有所释怀。到水厂一停下车,娘就迫不及待的和我们说,她自己走着去找老奶奶,让我们去打水,不用送她了,我说你拿这么多东西我送送你吧,打完水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稍微等一下,或者我先送你也行。娘突然起了高声,说,多少东西,就这么点东西我还拿不动?还得你开着个车兴师动众的?我心思,这是到了娘家地盘有底气了,也生了气,心想你去就去吧,就任由娘连搂带抱的拿上她的礼物自己去了。
拉上水拉着孩子们出水厂在门口等了大概有十五分钟,还不见娘回来,我就给她打电话,车里想起了她的电话铃声,闺女和我说,我姥姥没带手机,我想这是有多迫切呀,电话都忘了拿。停好车,吩咐闺女和儿子不要乱跑,和看门的大叔说了一下帮忙照看一下孩子,我就疾步往印象中的老奶奶家的方向走去,心里想着去了得说说娘,在家说好的玩一会就快往回走,全然忘记了。
还没到老奶奶的门口,就听到娘爽朗的笑声,我是有多久没听到老娘开心的笑声了?进门口一看,四五个和娘一般大的大娘、奶奶围坐在老奶奶身边,手摇蒲扇开心的拉着家常,一个我都不知道叫什么了的妇人先看到我(后来娘告诉我得叫婶子)嘴里叫着我的乳名说,你看看你看看,这个小不点都这么大了(我是家里的老小,离开村的时候我刚上小学)。一声我的乳名入耳,突然这份家乡情油然而生。她们纷纷起身拉起我的手对我问东问西,问我孩子多大,问我周一也不是休息日怎么捞着回去,问我今年多大了…我耐着性子一一回答,连她们问我最忌讳的年龄,我也是开心的回答,想好的对娘发火的话也在这份热情里悄然熄灭了。心里替娘想的见到她们的违和感没有发生,仿佛她们昨天才见过一样,我亦是。
回家的路上,娘不再沉默,和我说起她从她们口中听到的村里的人情世故,声音爽朗有底气,也许一趟家乡行让娘找回的是童年、是青春、是记忆,是对老父亲的那份念想,娘整个的童年和青春时期都在这里,和老父亲的婚姻,生养我们姊妹三人在这里。娘,往后日子只要您想,我就陪您常回家看看!
诸城市文化路小学5.6班 潘欣雨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