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基本关系有两种:一是夫妻关系,一是亲子关系,两者构成了家庭结构的基础。其它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祖孙关系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婆媳关系在家庭人际关系中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婚姻关系,也无血缘联系,而是以上两种关系为中介结成的特殊关系。因此,这种人际关系一无亲子关系所具有的稳定性,二无婚姻关系所具有的密切性,它是由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延伸而形成的。如果处理得好,婆婆和媳妇各自“爱屋及乌”——婆婆因爱儿子而爱媳妇,媳妇因爱丈夫而爱婆婆,各得其所,关系就会融洽。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则婆媳之间会出现裂痕,难以弥补。
那么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相互理解绝对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没有理解的关系永远不可能取得长久。婆婆和儿媳妇之间因为文化水平、处世观念等等的不同所以会出现很多意见的不合,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婆婆还是依据以前那种照顾孩子的理念去教育孩子,但是现在的父母育儿观较之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教育方式的分歧。所以婆媳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候相互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婆媳关系不好处理的根源是家里男人的责任心和情商没有被调动起来。身为丈夫和儿子的这个人是婆媳之间的唯一纽带,他可以直接决定婆媳关系的好与坏,如果男人在家中没地位、没有话语权,不懂得处理问题,任由两个女人自行发展,那么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都会遇到瓶颈。
解铃还须系铃人,婆媳关系还是需要婆婆和儿媳妇儿之间能做到互通有无,做到心里不积压矛盾,有事及时处理。相互坦诚相待,方能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