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我翻开一本书,与主人公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旅程的名字叫做《追风筝的人》。这是阿富汗儿童千千万万个故事中的一个“悲剧”
故事围绕主人公阿米尔与他的仆人哈森展开。年少的哈森遭遇太多太多。他被侵犯的时候,阿米尔就站在那里目睹一切。阿米尔有机会救出他可是阿米尔并没有。让我心疼的是哈森被侵犯后幼小的身躯装作没事一样的从巷子里走出来。即使遭遇不幸他依旧对阿米尔忠诚如初。
后来阿米尔因为内心父亲的不平衡对待栽赃哈森,哈森被赶了出去。阿米尔始终没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哈森走的早,阿米尔意识到后悔错误知道真相后才悔改。但为时已晚哈森已经离开人世,不过阿米尔寻找到了哈森留下来的儿子。索拉博。索拉博是小时候阿米尔给哈桑讲的故事中的一个传奇人物,即使在被侵犯后须臾数年,还是很忠诚很爱阿米尔。
有时我会常常发呆,到底要多善良才能像哈桑一样,接受生活给他的一切不幸,到底是多不幸才能坦然说出父亲被炸死的事实。
哈森是善良的,忠诚的。他对阿米尔说“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
阿米尔呢?也许阿米尔无法使人原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懦弱是人类的本性,我们总是很难打破内心的恐惧。阿米尔对索拉博的好是他的补救也是他对哈森的愧疚。
我认为这本小说的主旋律是忠诚,友谊。阿米尔与哈森的感情不止止是主仆关系,他们是同父异母。父亲将更多的爱给了哈森。可阿米尔不是罪犯,在当时父亲给予他物质的追求却没有平衡的爱。
像悲剧却又感觉治愈,阿米尔救了索拉博然后过上正常的生活,在最后,索拉博也放起了风筝,没有哪一个故事的结局是完全美好的,但是无论是阿米尔还是哈桑他们都是在互相治愈互相救赎的过程,阿米尔也赎罪了。
风筝也恐高,只是信任牵它的人。人生就像风筝,看似自由,却往往身不由己。
就像文中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开始是哈森对阿米尔所说,结局是阿米尔对索拉博所说。
世间太多故事,其实都没有胜利者。美丽的故事也总是悲伤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