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六点多把儿子叫醒,起床锻炼!我问儿子咱是跑步还是跳绳?儿子说想打羽毛球,家里没有(在爷爷那,我也不会打)。我说带着跳绳,我们先慢跑一会在跳跳绳吧!这几天因为天气热再加上偶尔又去爷爷家,所以这个晨练又搁浅了。今早下去是慢吞吞的,我慢跑,这小伙一路走着,看样子是一点都不爱动弹,好不容易哄着跳了一会绳,之前一次性零失误都能调到120个,现在就只能跳30多个,一跳就大喘气,还老断绳,所以这一不锻炼就打回原形啊。看今早晨这个状态不理想,练习了一下花样,跳了有200多个就回家了。
回家后我和儿子说,这个晨练和学习都一样啊,要贵在坚持啊,这一不练了,再练就得从头开始,今天的这个状态,要开学一测试,那还不如三年级下学期了,是不是?之前练的不都白费了?所以,儿子从明天我们继续晨练吧,虽然热点累点但是减肥啊!妈妈和你一起,终取开学前,我们“瘦成一道闪电”!(说的我自己都不信)哈哈……
为了儿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我要和他一起培养,一起锻炼一起阅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在学校里,老师教的是一样的知识,孩子看的是同样的课本。可久而久之,却出现了尖子生和差生。这是为什么呢?
一位资深教师表示,一个孩子越学越差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校学了五天,回到家两天就丢光,结果就是零。
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以外,一个孩子学到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来源于他的父母与家庭。
老师保证不了孩子的习惯:唯有父母拥有阅读、思考的习惯,孩子才会模仿,用好习惯赢得一生的优秀;
老师也保证不了孩子的好成绩:唯有父母先管好自己,营造学习型家庭,孩子才能汲取知识,勤学苦练,一步步迈入更好的学府。
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对孩子怀有一生的责任。
那些学校教育难以覆盖的部分,只能靠父母和家庭一一弥补。
亲子共成长,我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