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读懂了孙悟空,就读懂了一个青春期的孩子。(1039)
山西太原城东路小学子烨爸爸

8月4日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1039天

读懂了孙悟空,就读懂了一个青春期的孩子。

“曾经那么乖巧的孩子,现在到哪里去了”?

每一个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曾这样问过自己。

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总是做出叛逆乖张的事情,一回到家就关门,拒绝跟父母沟通,一提到学习就烦躁……

青春期好像潘多拉魔盒,打开了孩子的所有“罪恶”。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读懂一个孩子的成长,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内心,就能看到他们的自卑与自信,迷茫与坚定,渴望与无望。

就像孙悟空一样,别人只看到他的离经叛道,看到他的大闹天空,却没有看到他脆弱时,渴望被看见。

别人只看到他需要被念紧箍咒,看到他只能被五行山压制,却没有看到他对规则的挑战,对价值感的寻找。

读懂了孙悟空,就读懂了一个孩子。

成为“美猴王”

孙悟空是谁?

盘古开天辟地剩下的一块石头,在花果山吸收日月精华,化成的一个石猴。

他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难得的机会下,吸收了天地精华,才有了他的横空出世。

而我们的孩子,在出生之前,不也是如此?

即使你觉得他平凡,可是在成为一颗受精卵之前,他就是在四亿的精子中,获胜的那一个。可以说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已经是打败了无数的竞争对手。

他再普通,他也是自己世界的“王”。

孙悟空在花果山有一个大瀑布,猴子们说谁能穿过这个瀑布我们就尊称他为大王。于是孙悟空穿过水帘洞,成为了大王。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家里,都是一个王,都认为自己应该是世界的中心。这并不是一个孩子的自私,而是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有一个全能自恋的阶段。

就是觉得自己一哭就应该有人回应,觉得自己理应是世界的中心。别人都要满足我的期待,否则我就要生气,就要大哭大闹。

但是,他们不可能永远都是自恋的。

武志红老师说过:不用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他们从全能自恋到接受自己不是宇宙中心,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打击。

他们要走出这个家,进入这个世界。

渴望被看见

孙悟空待在花果山,他开始想,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是美猴王,他也会老,也会死。

他意识到自己只是花果山的王,跟天庭比自己什么都不是。

于是,他去地府毁了生死簿,让自己能够长生不老。

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思考“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的问题,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

走出家庭之后,接触社会之后,他们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

他们渴望自己做主,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渴望更好地融入世界。

孙悟空去找菩提老祖学艺,就像一个孩子最原始的求知欲,以及对世界的探索能力。

他们希望变得更强大,希望自己能够掌控更多的事物。

我们总是说,孩子不爱学习,一学习就犯困。

但是,当他们真正愿意学的时候,自己发自内心地想学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疲累是什么。

菩提老祖敲了孙悟空脑袋三下,他就能想到这是师父让她夜晚三更的时候,去后门找师父学艺。

主动想到学习上面,一提到学习新本领,半夜三更都有精神。

“如果我的孩子,也这样就好”。

实际上,这是每个孩子最原初的生命力,最原始的学习动力。

只不过慢慢的,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剥夺了孩子的这份内驱力,我们让孩子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这不仅是家庭的原因,也有应试教育的原因。

受挫与自卑

孙悟空学成归来后,就到了“青春期”。

他们突然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觉得自己是有点能力的,他们想要得到外界的认可,想要施展自己的力量。

就像孙悟空,他不甘心在花果山称王,他想要去天庭某个职位。

这就显示了,一个孩子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他要走出家里,与世界建立联系。

我们的孩子需要社交,需要在学校得到老师和朋友的称赞。

本以为凭借着自己的通天本领,在天庭一定能够得到重用。

那个时候的他,完全不知道天高地厚,甚至提出“这个玉皇大帝应该轮流来坐一坐”。

言外之意就是说,这皇帝老儿,我孙猴子也是有资格做的。

看吧,这就是一个青春期孩子最真挚,最幼稚的内心。

他们心比天高,却能力不足。

很显然,孙悟空却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只是得到了一个弼马温的角色。

这就相当于一个孩子的自恋受挫,他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于是,他又回到了花果山,他意识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自己并不能在外界找到一席之地。

他回到家里,他开始总是锁门,他不愿意跟别人说自己受挫,甚至察觉不到自己的无助和崩溃。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自卑与自信轮流发挥作用的。

受挫的时候,他们是自卑的。

但是很快,他们又会重新找到自己应该做玉皇大帝的理由。

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再次被天庭招安,让他去看蟠桃园,他又去了。

为什么啊,因为他再次感觉到自己被认可了,被看见了,哪怕这个工作很小,他也愿意去认真做好,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

可是,问题又来了。

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并没有邀请他,彻底激怒孙悟空。

没有被邀请这件小事,激起了一个孩子最脆弱的自尊心,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努力,别人却看不到,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忽视。

其实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就是自我的觉醒与爆发,他很想问所有人:

你们看不见我吗,我有七十二变,我很厉害,你们是不是瞎!你们为什么只看到我不乖,看不到我真实的呐喊。

想做的事情很多,能力却有限,时而踌躇满志,时而倍感受挫的感觉,让他们在青春期开心不起来,经常顶撞规则,经常把自己关在门外。

反思与蜕变

孙悟空最终的蜕变,是被压在了五行山下,被紧箍咒束缚。

也许你的理解是,孩子需要被压制,需要被念叨。

但是,这背后更根本的原因是,一个孩子真实的反思,他有了自己反思的时间 他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他的紧箍咒,是对规则的挑战,然后受挫被惩罚,终于沉淀下来。

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规则,他们渴望用沉淀下来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价值。

他不再想当玉皇大帝,不再想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而是想用双脚丈量土地,脚踏实地走向另一个地方。

他的本领,不是用来大闹天宫的,而是用来降妖除魔的。

经历了一系列的沉淀和反思,挫折和打击,他们终于走上了正途。

当然,这里所谓的挫折打击,并不是父母的讽刺打击否定,而是孩子自然的,天然的,经历的一些挫折,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

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从在家里受万众瞩目,到去外面不断受挫,他们从头到尾渴望的,都是被看见,被尊重,被发掘。

他们也要在跌跌撞撞中成长与反思,最终找到自己的价值。

我们的孩子都是孙悟空,他们走上“大闹天空”的道路,并不是突然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想要改变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强行去改变他。

让他自己去经历,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沉淀,自己去反思。

终有一天,你发现他们长大了。

六(3)班

子烨爸爸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69028
推荐日记
《第138篇亲子日记之人情往来》
《家里来客了》
《8月4日 星期四 晴》
《七夕卖花[[EMOJI:%F0%9F%8C%B8]]》
《亲子日记第62篇:网络时代的七夕》
《围棋对弈》
《第168篇~七夕节》
《8.4》
《七夕节》
《谈心》
《亲子日记125篇8月4日星期四天气睛》
《返途!》
《吃烤串》
《亲子日记191篇 8月1日 星期一 晴》
《《帽子的故事》》
《亲子日记——192篇——读书笔记》
《小暖男》
《随笔》
《读书笔记》
《随记》
《有一个爱上幼儿园的小孩》
《2022.8.4第175篇情人节快乐》
《135暑假第二十九天(天气晴朗☀️)超热》
《亲子日记第194篇~~老师们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妈妈的承诺》
《第77篇爱画画的小女孩》
《安全》
《2022.8.4 亲子日记篇:拔河》
《2022年8月4号星期四晴》
《2022.8.4第188篇,周四,放假28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