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大家好,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新课标中6大任务群之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也就是基础型任务群。下面我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含义、它的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4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我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理解。
新课标中是这样描述它的含义的,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简单点说就是积累语言,奠定基础。作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肯定责任重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老师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它的教学内容共分为4个学段,第四学段是7-9年级,在这里我们就先不探讨了。来看前3个学段。
第一学段(1-2年级)
内容一:认识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六个主题常用字 ,识写简单字]
内容二:先认先写基本字,学部首检字法,发现汉字一些规律,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掌握5项内容,目的是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内容三:汉语拼音及音序查字法,学普通话[掌握3项内容]
内容四: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诵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第二学段(3-4年级)
内容一:在真实的语境中独立识写字,梳理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独立识写字]
内容二:关注校内外汉字、标点使用,整理交流 [正字正音]
内容三:诵读、积累(成语、名言、古诗词、新鲜语句段,同义词、反义词,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两大项:诵读.积累;同反义词,发现感受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学段(5-6年级)
内容一:主动独立识字,丰富词语积累,注意感情色彩。[主动独立识字词]
内容二:调查校内外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内情况,整理、分享发现。[文字调查整理 ]
在这里我们是五四学制,五年级的学习标准稍有降低
内容三:诵读优秀诗文,分主题梳理积累的语言材料,尝试用到读写活动中。[积累优秀诗文,并尝试运用]
纵观前3个学段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其实都是围绕识字写字、标点符号以及诵读和积累语言这几方面来展开教学的。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落实三个学段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任务群呢?下面我以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为例,跟大家探讨,我是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达成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一)确定单元主题
新课标写的很清楚,共有3个大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每一种文化下面都有想对应的范畴。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范畴有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革命文化包括革命家、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作品以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等作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作品、外国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实用性文章、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我们知道了三大主题所包含的范畴,在来看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有4篇课文,《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这4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范畴,那么这4篇故事指向一个主题——“改变”,有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如《青蛙卖泥塘》;有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的,如《小毛虫》;而《蜘蛛开店》《大象的耳朵》则围绕着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所以这一单元主题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下的“改变”。
(二)明确学习内容和具体实施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一学段(1.2年级)最重要的就是识字、写字和语言的积累。当然6大任务群也要以语文要素为主线来达成学习任务。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那么,我在教学的时候,主要提炼出既与“改变”有关的词,又能借助这些词来讲故事。比如:《大象的耳朵》:我是通过关键字积累相关语句,出示耷拉和竖着,这组词语。我是这样设计活动的:
活动:让学生划出与这两个词有关的句子
学生很快能找到对应的句子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小兔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了相同的话)
3.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出毛病了。”
4.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5.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通过耷拉和竖着提炼的这5句话,就能清晰的了解大象前后想法的改变,同时也可以围绕耷拉和竖着来讲述这个故事。
《蜘蛛开店》通过大问题梳理语言脉络。,我是这样设计活动的:蜘蛛开店,都卖什么?抓住卖什么?学生很快会找到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那么蜘蛛为什么会卖口罩改成卖围巾,又卖袜子呢?学生也会说出是遇到了3个特殊的顾客:嘴巴最大的河马、脖子最长的长颈鹿、脚最多的蜈蚣。老师们请看,卖的不同物品,也是蜘蛛有高兴到失望到惊吓的一种情绪改变。借助大问题蜘蛛卖什么?在结合课后的示意图,学生也可以很好的讲述这个故事。
《青蛙卖泥塘》围绕课后题积累相关词语
词语 种草 灌水 种树 种花 修路 盖房
我是这样设计活动的:直接用课后题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很快能找到以上动词,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观察这些词语的特点,其实每个词语的第一字都是动词。正因为青蛙为泥塘做了这么多事情,泥塘变得越来越漂亮,所以青蛙最后不买泥塘了。老师们请看这一组动词就能把青蛙有卖泥塘到不卖泥塘的转变写出来。学生也可以借助这几个动词把故事串联起来。
《小毛虫》围绕一个点划出相关词语,积累语言。
出示词语:可怜 笨拙 笨手笨脚 尽心竭力 挣脱 轻盈 色彩斑斓 飘然而起
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划出描写小毛虫的词语,试着用这些词语把故事串联起来。同学们就会找到上面这些词语,并用这些词语简单的说出故事大概。一只可怜、笨拙、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尽心竭力工作着,时辰到了从茧屋里挣脱出来,生出一对轻盈的翅膀,变成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飘然而起。老师们请看,这几个词语就可以把小毛虫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变化很好的串起来。以上就是我围绕单元主题跟大家探讨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一)先确定单元主题
(二)明确学习内容和具体实施
我们可以通过关键字积累相关语句、大问题梳理脉络、围绕课后题积累相关语句或者围绕一个点划出相关词语,积累语言等不同的教学方式。
当然我们在达成这一任务群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我们在课堂上积累语言,如何更好的运用语言?这也是一大难点。以上就是我不成熟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