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哥嫂一家约好今天一起带孩子出门旅行,可一大早,嫂子就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大发了一顿脾气。我一到他家,就看到8岁的侄子正委屈的小声抽泣,而嫂子则一脸怒气的站在旁边。
原来,小侄子总是磨磨蹭蹭,耽误了一大家子的行程。
嫂子情绪崩溃地跟我哭诉:“我感觉自己活不到晚年就会被孩子气死,早上起床让我叫了不下10遍,收拾东西穿衣服出门花了一个小时;平时写作业磨磨蹭蹭,上学不迟到的次数屈指可数,昨天教他一道数学题差点儿气得我心脏病发作。
你说我该怎么办啊?”
看到嫂子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为人父母,相信大家都因为孩子的拖拉、磨蹭问题生过气,天生急脾气的我,更是没少为此和儿子发脾气。
回想那每一个暴怒的瞬间,我不禁自己难受,也觉得自己伤害了孩子。看着孩子委屈的样子,作为父母,我们怎么会不心疼?可每当紧急关头,我们还是忍不住总嫌弃孩子慢。
其实,孩子也不想一直被我们催促。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学习怎么绑鞋带,急得哭出了声,才恍然明白:
孩子就像一只流泪的蜗牛。
我们想让孩子像兔子一样飞快奔跑,却忘了,孩子其实只有蜗牛一样的身躯,需要我们慢慢等他们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