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把孩子当蜗牛来养
青柠檬

我们总是嫌乎孩子慢,我也是,对两个孩子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今天读到一篇文章反思自己,真是的写出了我们的问题。

把孩子当蜗牛养,你会理解他们的不易。

作家张文亮曾经写过一首散文诗叫《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第一次读到时我不禁感叹,这不就像我和孩子吗?

他是那只慢腾腾的蜗牛,而我就是那个催他、唬他、责备他的人。

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不想做得快、做得好,而是他的能力只有如此,拼尽全力也达不到我的要求。

三岁的他脱衣服用了十几分钟,我嫌弃他太慢,却不知道解扣子这个精细动作,对他来说有多么困难。

五岁的他总是做不到按时睡觉,我训斥他磨蹭,却不知道在6岁前的孩子心里,根本无法建立起时间这个概念。

七岁的他每次写作业专注不超过20分钟,我被气到发疯,却不知道这个年龄孩子的注意力,最多保持不过十几分钟。 

以前我经常对他吼“你怎么就像蜗牛一样”,现在的我知道,其实,他就是一只“蜗牛”。

因为,这是成长必经的阶段,因为,他的大脑发育程度只能让他完成这件事情。

记得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热搜,一位父亲躺在马路中间哭求民警拘留,原因竟然是女儿做数学题,800减700等于900。

一位网友看到这个新闻,为此在知乎上感叹“父母教孩子有多难?”

而在高赞回答中,一位小学老师说出了真相:这么大的孩子不会算这题很正常。

二年级的学生理解不了直角,是因为他们还没学过角度,三年级的孩子不会计算20乘30,是因为他们没学过两位数乘法。

我们习惯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孩子,却忘了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

与其把孩子当兔子撵,不如把孩子当蜗牛养。

因为这样你就会理解,他们的磨蹭,可能是因为能力不足,他们的墨迹,可能是天生的性格问题。

当我们不再因为孩子的“慢”责备他、训斥他,反而就更能以平常心和更科学的途径解决问题。

把孩子当蜗牛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自从把孩子当“蜗牛”养,我从心理上接受了他的“慢”,懂得了他的不同,我不再像以前那么焦虑、着急,曾经那些压抑不住的坏脾气也被成功治愈。

我突然发现,原来孩子的“慢”,正是对父母的考验,最终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接纳孩子的“慢”,我发现优秀的孩子是爱出来的。

如果三年级的孩子写作文,一个上午写不出20个字,你会怎么想?

“他一定是太磨蹭了,这孩子太笨了!”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这么认为。

为人父母,我们就是在各种问题中一步步成长。

在真正了解孩子的同时,我发现尽了力的蜗牛,已经有着足够多的闪光点,他们自律、真诚、足够努力。

接纳孩子的“慢”,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妈妈,等等我。”从超市买东西回家,短短15分钟路程,在儿子的磨蹭中走了整整40分钟,他一会儿蹲在地上看蚂蚁,一会儿趴在草里找昆虫。

要是以前的我,早就因为他这么慢大发雷霆了。

可现在的我,换了一个角度,我发现,原来他是这么一个有好奇心的孩子,他对世界充满了热爱。

我发现当我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他反而更加听得进去我的话了。接纳孩子的“慢”,我对人生多了一份理解。

初为人母时,我信奉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一定要赢在起跑线。”

在对儿子的培养中,我更是拼尽全力,希望他处处领先。

可儿子平平无奇的资质,却让我不止一次尝到失望的滋味,别人学东西一遍就会,可他却得讲两遍才懂。

想想自己也曾是“学霸”,考上985保送研究生,可面对孩子比别人学得慢的事实真是无计可施。

直到我把孩子当蜗牛养,懂得了他为什么很“慢”,我不再焦虑、攀比,而是对人生多了一份理解。

就像那个6岁背下新华词典的北大教授,生了一个考倒数第一的女儿。

我终于意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想要孩子真的快乐,就要知道每个孩子本就不同。

孩子当蜗牛养,拥有敢“慢”下来的勇气。

养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是一个需要倾注大量耐心的过程。

过度焦虑、太多催促,只会扰乱孩子成长的节奏,智慧的父母,都拥有敢“慢”下来的勇气。 

1. 孩子磨蹭时,用一些方法改变他的习惯。 

就像有一句话说的:“孩子的磨蹭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

面对孩子的磨蹭问题,与其催促,不如试试这样的方法:

给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用闹钟、手表等工具把时间“视觉化”,让孩子建立起几小时、几分钟的概念。

给孩子简单明晰地布置任务。

因为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较差,当你发出一连串的指令,比如“擦桌子、收拾书包、穿鞋、赶紧出门”时,孩子的第一反应不是“我要快点”,而是“我到底要做哪个?”

所以,要把指令清晰化。

适当让孩子体会一下磨蹭产生的自然后果。

当他上学迟到几次被老师批评,自然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提高速度。

2. 孩子落后时,给他一些成长的空间。

华文卡内基之父黑幼龙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3. 慢如蜗牛,也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你慢慢来》中写的:

“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愿每一个父母都能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用爱陪伴孩子的一生,让这只缓慢的蜗牛,能够幸福快乐地长大。

愿天下父母都能带着一颗养蜗牛的心,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被爱浇灌的孩子,必定走得更稳、更远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70465
推荐日记
《2022年8月5日 周五 晴》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第141篇 七夕快乐之大宝的黑暗料理》
《亲子日记173篇》
《亲子日记(210篇)》
《亲子日记第191篇——充实的一天(2022.08.05)》
《亲子日记第198篇 孝敬父母》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210篇)》
《亲子日记》
《暑假过半啦》
《亲子日记 为爱而写第589天 随记》
《亲子日记784 2022.8.3星期三晴》
《亲子日记212篇》
《第182篇》
《俩孩子的分享》
《身体健康就好20220806周六天气晴》
《(149)2022年8月3日 子辰说大话了》
《不小心打了只蚊子》
《亲子日记第20篇,浓浓的家庭学习氛围》
《亲子日记第239篇》
《八十四篇》
《转移注意力》
《自己动手饭更香》
《亲子共成长—班会记(第196篇)》
《2022年8月5日,星期五,天气晴。》
《我是小五班的》
《周五日常(217篇)》
《我的祖国》
《如何处理好家校关系?》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