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022年8月5日,周五,天气热。
孩子爱说“屎尿屁”“打死你”等语言,令人头大,以下是我整合的各方见解,原来这个事可大可小,不只是引导孩子不对别人说,也要引导孩子抵御别人的语言刺激,都需要引导:
3岁的小喵喵,最近迷恋上了“屎屁尿”,动不动就会冒出“给你粑粑吃”、“大臭屁屁”一类的脏话。最尴尬的是,无论什么场合他闻到了臭屁味,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大声叫嚷,“谁放的臭屁屁”、“你们谁放的臭屁屁,熏死人啦”。
喵喵妈严厉制止过他好几次,都没用,甚至有一次奶奶不给他吃零食,他就称奶奶为“臭奶奶”,还让奶奶“去吃粑粑”,把奶奶气得够呛。
除了“屎屁尿”,在孩子三四岁左右,很多父母还发现,自己家单纯可爱的小朋友突然冒出了一些从来没说过的诅咒词汇,比如:
“坏妈妈,臭爸爸。”
“我要打死你!”
“你是个大臭猪。”
有的小朋友还会自造新奇古怪的脏话,比如 “大便汽车”、“臭屁飞机”、“笨蛋超人”,他觉得这很有意思,甚至“莫名骄傲”的跟同伴分享,彼此哈哈大笑。
家长朋友们,不用担心,您家孩子这是进入了神奇又搞怪的“诅咒敏感期”,也可以称作“污言秽语敏感期”。
诅咒敏感期,是指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初期,接触到一些脏话或者带有诅咒的话后,喜欢不分场合的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欢使用,而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又恢复正常,专家将儿童这个时期的语言习惯称之为诅咒敏感期。
诅咒敏感期,其实是孩子认识到语言力量的时期。
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这个阶段,突然发现语言不只用来交流沟通,表达需求,还能够“控制”一个人的情绪,尤其是有些话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如利剑一样刺伤别人,他就会用这种强有力的语言去试探、发展自己的力量,观察别人的反应。这个时期的孩子,逐渐感受到自己语言的力量。只要嘴巴吐出几个字,就会激起他人各种反应,简直像发现自己多了一种超能力一样,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但会喜欢说屎尿屁恶心别人,还会喜欢说很过分恶毒的话,比如说,我讨厌妈妈!我要打死你!去死吧!他会用这种强有力的语言去试探、发展自己的力量,观察别人的反应,享受那种用语言攻击他人的快感。
为什么3-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这类语言特别感兴趣呢?为什么他们生气时喜欢这样“粗俗”地放狠话呢?
1. 孩子交友的秘密“神器”
孩子都渴望被同伴认可和关注,而“屎尿屁”则是大家共同的爱好,说起这个话题,总能引起共鸣,拉近距离。他们乐此不疲地讨论“屎尿屁”,会比谁放的屁响、谁尿得更远等等。屎尿屁词汇简直是天然社交货币,甚至会跟陌生的小朋友因为对“屎屁尿”同样的兴趣而成为好朋友。
这些话题他们都不喜欢被大人听到,但在彼此的小秘密里,他们能感受到隐秘的快乐。
2. 孩子坏情绪的“出气筒”
当成人的负面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有时都避免不了说“狠话”,孩子也一样。当坏情绪爆棚之时,这些不雅的脏话、狠话就成为孩子释放情绪的出口。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
当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见的时候,它就会变成好的,比如热情和爱;
当孩子的生命力不被看见,就变成黑色的,比如愤怒、攻击,是破坏性的。
孩子任性不可爱的时候,其实是最需要爱的时候。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来寻求爸爸妈妈的爱和关注。
面对那个满嘴“屎尿屁”的孩子,我们要做的,不是用蛮力去训斥和制止,而是要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如果父母不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而用自己想当然的方式回应孩子,不仅无益还可能造成一些问题:
1.反应过激,正中下怀,孩子对这些语言更加上瘾
当孩子因为好玩说这些话时,如果父母大惊小怪,揪着不放,这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行为,再一次向他验证了语言的威力,他可能更喜欢说这类话。
2.不由分说,责备惩罚,孩子的情绪无法化解
当孩子说诅咒的狠话时,可能是有些事触动了他的情绪,他仅仅在“泄愤”,而不是他真想打死别人,如果父母不能接纳并有效疏导孩子的情绪,只是一味地责骂惩罚,只能激化矛盾,让问题更严重。
3.贴标签,伤自尊,孩子的自信找不回
“不礼貌”、“没教养”、“小恶魔”…….有些大人会给诅咒期的孩子贴上种种标签,这会让孩子产生不良的自我认知,打击他的自信心,影响其自尊发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诅咒期”呢?整理了以下几招,也许有用!
第一招
淡定无视
在孩子第一次出现诅咒时,如果家长对孩子所说的话不会表现出吃惊、大怒等过激的反应,而是淡定的像往常一样,或者告诉孩子“妈妈并不觉得你说的这话多好玩”,孩子就会觉得没有意思,之后也不会利用语言来刺激他人了,很快就会度过诅咒敏感期。
第二招
转移精力
孩子对待一件事的热情是有限的,当他感觉到说脏话能够给他带来“成就感”,就会一直不停的说。如果家长不予理睬,并且用他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他,带他去做更有趣的事情,孩子就会慢慢地不再沉迷于说脏话。
网上一位妈妈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她的女儿拉过便便后,研究半天,还问她,自己拉的便便像不像一座山?
这位妈妈淡定地点点头,夸赞女儿观察力强,这坨便便确实很像以前她们一起爬过的山。然后话锋一转,就谈到了那次爬山的经历,女儿一下子来了兴趣,还回忆到“自己爬不动了,爸爸和妈妈轮流抱自己”的情景。最后女儿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便便山,抱着妈妈说,好爱爸爸妈妈。
第三招
阻断源头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说脏话、狠话,这些语言都是孩子平时从接触到的人那里听到的,也许就是父母平时说话常说的。所以,想要孩子远离诅咒的词汇,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很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文明用语,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招
好好学习
诅咒敏感期也从侧面反应了孩子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可以多准备一些绘本,像,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让孩子学到更为丰富的用语,很多孩子喜欢“显摆”自己新学的东西,当孩子频繁的使用这些好的语言时,不好的自然就会逐渐被忘记。
第五招
引导表达
当孩子说狠话时,父母们要学会“通过表面看本质”,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情绪,并进行疏导,而不是回应孩子说的那些气话。
比如孩子生气地说“我要打死臭爸爸”,你可以回应:“宝宝,我看到了你很愤怒生气,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这么生爸爸的气吗”,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责骂孩子:“闭嘴,怎么能这样说爸爸”。也会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心理能量。
管的了自己,管不了别人,那要怎样抵御别的孩子的语言攻击呢?
1、对别人孩子的暴力说不
当小朋友之间一起玩耍的时候,大人在一旁要引导孩子们进行良好秩序的玩耍。要是遇到其中一个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语言打击并且动手就要出口制止。可以先用比较平和用词坚定的告诉对方,某某,你不可以这样欺负某某。
告诉他不应该骂人打人等行为,那是不对的行为。如果他还是不听继续我行我素,那就要挺高声音语气,义正言辞说不可以,并且告知对方家长小孩的不良行为。

2、疏导自家孩子的内心
在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站出来保护他们,并且告诉他说对方的行为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学习他骂人打人。并且告诉他,如果下次对方还是那样对待自己,我们可以选择不理睬并远离他,同时告知自己家长以及对方家长说某某欺负我骂我,我们要勇敢对这种欺负,这种语言暴力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