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8 星期一 雨☔
大声读父母规第52天,通篇朗读《大学》第一天
记得是周五那晚,我放纵了自己一回,看完《如何让学习变得好玩?》直播课,接近1点。说放纵,因为周六是特别忙碌的日子,必须有好的精神状态来保证工作质量。看完,感觉收获满满。老师们讲得真好,真有道理。打开小本,却无从下手记录。感悟便搁浅了,意识到学习需要记笔记。于是今天看了第二遍,女儿在学习,我也在学习。因为没有足够的两个小时,便拖了好几天,今天只看了和万校长的连麦,到41:55处,真好,逐段来吸收吧!已看完第三遍,继续领悟!
如果家长有能力带好孩子,前提是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建立好的家庭关系,孩子会爱上学习。
如果没有方法,不管比管还要好,给孩子生长的空间。瞎管就会对抗,对抗就会出现权利之争,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家长学着傻一些,弱一些,告诉孩子:妈妈不懂,你自己来想办法!给孩子成长的动力,所以瞎管不如不管!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问题,主要因为家长只关注学习,目的性太强,其实孩子想做的很多很多。关系重于教育,没有关系何谈教育呢?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孩子会有学习的兴趣和意愿,推动孩子学习的外在关系导致学习的驱动力。孩子和家长的有效连接能在家庭关系中孕育好的情感,孩子会对父母感恩,动力足,爱上学习。关系重于教育!
沟通不畅,有代沟。那么什么是代沟呢?我们年轻过,孩子却没老过。不能要求孩子做没有经历过的,所以换位思考的只能是成人,身受才能感同!
孩子不表达不等于没有想法,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取决于家庭关系,迁移于父母的态度。家长要从多方面引导孩子是为自己而学,感受好才能从心里迸发动力。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起跑线在哪里呢?新的起点有无数个,孩子的前期种下种子后期才有力量,竹子的生长过程是前四年深深地扎根,破土之后用倍增的方式成长。
教育是个艺术,放低对孩子的要求,接纳他,孩子反而更成长地更好。
我们要学会什么场域说什么话,在学校里学习,放假在家就是玩,起起伏伏才是正常的生活。
手机是时代的产物,玩手机有利也有害。孩子会通过玩手机缓解了压力,解决了孩子的孤独感,发泄了情绪,达到一个畅通。“通”很重要,家长都要修炼自己,抓住每一个连接的机会,相信孩子,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学会控制。
如果孩子学习的过程,得不到快乐感,喜悦感,成就感,那学习就会累,就会出现离苦得乐,一学习就哭苦,不学习就乐。
我们要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与别的孩子比。因为种子不一样,西瓜是西瓜,土豆是土豆,要在自己的范围内长成最好的,看到自己的进步。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如果看不到就拿不起,拿不起就放不下。看得见是觉察,拿得起是理解他,接纳他,这件事情是该发生的,正常的,才能放得下。
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的,家长需要关注的不是内容,而是态度,觉知力,欣赏度,接纳有没有给到?
家长的想法不等于孩子的想法,人的思维里,每个人都有一本自己的专属字典,我们解读的方法和孩子不一样。
打着爱的旗号,如果我爱你,但你感觉到的是伤害,那我的爱一文不值!如果你爱我,我收到的都是伤害,那你的爱一文不值!把爱让别人感受到,有效果比有道理好!
[[EMOJI:%F0%9F%8C%B1]][[EMOJI:%F0%9F%8C%B1]][[EMOJI:%F0%9F%8C%B1]][[EMOJI:%F0%9F%8C%B1]][[EMOJI:%F0%9F%8C%B1]][[EMOJI:%F0%9F%8C%B1]]
瞎管不如不管,学无止境,修行自己,用心学习,用爱陪伴,争取能有“管”的能力和资格!加油✊
一宸背古诗打卡205《五岁咏花》
亲子共成长,践行父母规,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