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1星期四晴
1学会预习和复习
要学会课前预习并定期复习, 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逐渐让孩子形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的关键是找出自己对新课内容的疑问, 然后带着疑问去听老师的讲解。复习的关键是保证记住重要的知识点, 确保学过的内容已经没有疑问, 每个数学知识的链条是紧密闭合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家长要教给孩子学会总结学习数学的经验教训。四年级孩子很多不愿意做一些基本的加减乘除法练习, 但是他们在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经常因为马虎将一些简单的运算算错。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弱点, 比家长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建立“错题集” 也是一种不错的总结方法。孩子在做作业和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 做错题是很正常的, 但是要保证自己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错题集” 可以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记录下来, 以便以后借鉴。
2.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树立用简单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可以锻炼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开拓解题思路, 并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例如在解两步和三步应用题时, 训练孩子用分步解题法、 综合解题法、 方程式解题法等不同方法解题, 最后可以进行比较, 看什么方法更为简便,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孩子在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中寻找简便的方法。例如在思考复杂问题的时候, 用假设未知数的方法比直接列算式更为简便和清晰, 而在解决简单问题的时候用直接列算式的方法更为简便。
3.多练习是学习数学的法宝
学数学就像打球一样, 要打好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练, 练的多才能打得好, 光说不练没有用。四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开始发展,对一些概念和算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练习来加深和巩固。但是练习不是越多越好, 练习也不是重复做同样的题, 家长应该在保持孩子练习兴趣的基础上, 让孩子做一些典型的练习。
4.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
数学概念是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 如果基本的概念理解不清,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混乱, 数学逻辑性的基本特征就无法体现, 或者简单地说, 概念理解不清就学不好数学。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 帮助孩子从不同侧面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例如对各种数的理解, 包括整数、 小数、 小数单位、 分数、 分数单位、 估算、 进率、 整除等, 对图形的理解如点、 线、 角、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等, 对计量关系的理解如质量单位、 长度单位、 时间单位等。这些基本的概念往往最能够体现数学的基本思想。因为概念比较抽象, 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在具体的例子中逐渐体会抽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