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子晨妈妈

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 晴 亲子日记第159篇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差评式”标签可能如影随形地伤害我们一辈子。但很多家长常常做的事情就是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批评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见人就躲,不肯喊”叔叔阿姨”,我们会说孩子没有礼貌;孩子喜欢自己独处,不爱跟其他小朋友玩,就觉得孩子内向;教孩子知识,孩子学不会,我们会怒吼孩子“真笨死了"!但实际上,这些标签和评判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像“标签”那样。标签掩盖了问题真正的症结,导致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被看见。在评估孩子的行为问题时,我们常常要提醒父母做的事情——不要因为一个行为,让孩子认为你在身份层面贬低否定他这个人,给他贴标签,这是要区分开的。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做了一个错误的行为,就推翻了他这一个非常独特的、有价值的存在/身份感。一旦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孩子行为的背后有一个非常害怕自己犯错,觉得自己不够好的部分。他背后想要保护的东西是什么?可能是父母对他的爱。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如果父母处在崩溃的状态,就成了一面扭曲的镜子,孩子就会看到扭曲的自己。所以父母需要处在一个中正的、稳定的状态,带着同理心,有理解、有连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孩子就不会那么害怕犯错,也更敢于尝试。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孩子,没关系,去尝试吧,你是可以犯错的。虽然有时候你做错了某些行为,我会生气,你可能觉得我不爱你了。但请你相信,在妈妈心里,一直是爱你的。我们可以透过这次经验,学习以后怎么做得更好。无论怎么样,你都是我的好孩子。”跟孩子谈话,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声调、表情,让孩子感觉到,你和他在沟通的时候,是跟他谈论这个行为,而不是针对他这个人,同时帮助他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我是谁」,构建一个自我的身份。通过这样的表达和连接,让那个绷紧的地方打开一个放松的空间,新的东西才可能进来。对父母来说,这是一个不断觉察和调频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76613
推荐日记
《亲孙日记第三十四篇》
《(第581篇)每天备战到凌晨》
《 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
《2022.8.11第658篇》
《做罐头》
《2022.8.9亲子日记321篇 周二 《失落的小孩》》
《兄弟俩的——火车之城》
《暑假第三十二天———认识苔藓73》
《陪娃》
《 暑假随笔》
《8月12日》
《爱的随手记》
《“书香”亲子日记513篇》
《你认真写数字的样子好可爱2022年8月12日星期五多云第283》
《捉蚂蚱》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第145篇亲子日记之沟通》
《放假第三十六天第164篇2022年8月11日星期四天气阴有雨》
《智博懂事了》
《 美术考级》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哥哥力瞬间76》
《挑选礼物(第100篇)》
《8月10日 星期三 晴》
《2022.8.11亲子日记159记》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8月11日 星期四 雨》
《拼图》
《2022年8月12日 阴 核酸检测 【164】篇》
《第35篇 开心的事》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