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诗涵:
近期,我们接触了孔子和《论语》。当然,你的感触是什么?我尚不知晓,但是妈妈却感触颇深。
不怕你笑话,妈妈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语文老师,对于《论语》的了解,我只是单纯的熟知出现在教科书中的《论语》节选。虽然,我也知道《论语》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巨大,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但是真正走进《论语》却很少,很少。直到陪你一起才如此深入的走进《论语》。
原来《论语》,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学习态度和方法
还有在终身学习时代,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怎样去学习?《论语》中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答案。温故知新、实事求是、择善而从、学思结合......《论语》中的箴言警句历经时代洗礼,化为精要的成语,时刻鞭策、启发着我们。
孔子一生为师,门下三千杏坛弟子,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真正是桃李满天下。如今,跨越千年时空,我们在学生时代也能从《论语》中汲取智慧,亦是一段佳话。
当然,《论语》还教导我们了很多为人处世的准则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这一幅对联代表的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了儒学思想中入世的一面。社会是一张大网,我们从生下来就被网罗其中,为人处世、人情世故是我们必须要通晓的生存要义。
在《论语》中,我们能够吸纳到至真、至善的待人接物法则。曾子告诉我们要时常自省,以达到忠、信、仁的境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学中“仁”的要义,潜藏 在《论语》中的一字一句。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自身人格的修养。我们要有不畏严寒的坚韧力量,就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我们要有宏大的抱负和志向,因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通过《论语》中简单的对话教导我们要有君子之风,有鸿鹄之志。
历经千年仍力度不减,《论语》可谓字字珠玑。我们要认真铭记它,并努力按它的要求来提高自己。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