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208) 星期六
诸城市繁荣路学校五年级一班吴怡晨妈妈
亲爱的朋友们,您是否也有自家娃娃对所有的事情提不起兴趣的困惑跟烦恼,那就请跟我一起阅读下面的文章分享吧,看看是否能让您有所收获。
著名心理学家Deci和Ryan对人的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一个自我决定理论。他们认为自主感、胜任感和关联感是我们每一个人基本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当这三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孩子会更可能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这件事。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三种需要分别是什么意思,以及如何满足,自然就知道如何解答这个疑惑——怎么做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了。
第一种需要,是自主感,指的是孩子 “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自主权”。那家长是不是会疑惑:任由孩子自己决定的话,如果ta不想写作业,难道就由着ta吗?如果ta天天写到晚上12点,我们也不管吗?当然不是了。而是家长可以和孩子提前讨论好规则。举个例子,家长和孩子都同意的规则是每天9点前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作业。那么在这个规则的基础上,关于学习的具体安排,家长可以尝试放手让孩子去做决定。比如说,先做语文还是数学作业?是否需要家长陪伴和检查?学习多长时间休息一次?完成作业后的自由时间做什么?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参与选择,这样ta就能从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掌控感,对于自己决定的学习安排,也自然更有兴趣和动力去做。
第二种需要,是胜任感,指的是孩子感受到“我可以做好这件事情,我能行,我棒棒的”。这对于孩子坚持做一件事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孩子在做作业时,总是感觉自己不会做,而家长检查作业时,又把孩子臭骂一顿,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那孩子对写作业不感兴趣,是不是非常能理解了呀?毕竟谁愿意去做一件持续产生挫败感的事情呢?
既然如此,想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家长就要帮助ta从学习中感受到持续的胜任感,体会到自己通过学习不断掌握了新知识,能力也在慢慢提高。家长一定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比如“哇,你今晚8点半就完成了所有的作业,比昨天提前了半个小时,太厉害了,感觉你已经慢慢找到了合理安排作业的诀窍啦!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写作业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
所以,当孩子因为畏难,不想继续学习时,家长要理解这是由于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了挫败感,所以ta在及时止损。那么家长想要提升孩子的兴趣,就要帮助ta看到自身的优势,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去迎难而上。
第三种需要,是关联感,指的是孩子感受到“我有支持我的父母、老师、朋友”,这样ta才会有充足的安全感去学习。试想一个孩子在家庭或者学校中,感受到家长、老师、同学是不喜欢自己的,那么ta心里一定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家长和老师就会责骂自己,所以对ta来说,最要紧的是保障自己的安全感,而不是好好学习。
因此,建立温暖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关爱,这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有力保障。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不想学习时,家长不要直接去批评和指责ta,而是要及时给孩子加油打气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比如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个问题确实很难,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解决!这种陪伴和支持的感觉会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更加激发ta的学习兴趣。
所以,想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今天教大家的三大绝招就是要帮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主感、胜任感、关联感这三大需要的满足。大家学会了吗?
今天的大宝特别优秀,能够在看平板的时间管理上做出规划,并控制住时间。更让我惊喜的是大宝自己遇到一个困难,电脑音响没声音了,跟我求助我没有接到电话,没有放弃,最后自己动手尝试解决了。无论是拼装积木还是别的事情,大宝的动手能力还是很强的,希望她学校里的实践实验也能发挥出她的高水平。给大宝记一个大大的赞[[EMOJI:%F0%9F%91%8D]]。
亲子共成长,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