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孩子在小区玩耍,正好碰到门口收废品的大哥,天气炎热大哥脸上的汗珠子都流成了河,就问大哥要不要喝水,天气炎热就别干了小心中暑了,大哥笑着说:“不干不行啊,小儿子刚考上大连理工,要学费;大儿子大学毕业在潍坊工作要买房,都需要钱。”我说孩子们真棒,您是怎么教育的?大哥说:“哪有什么教育?我和他妈常年收废品一天不着家,吃饭上学都是自己张罗,我到希望他们不要考什么大学,接我的班儿我还轻松点儿,可是人家不干呀!”说完自己也笑了起来,我知道这是一个爸爸自豪的笑声。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知道生活的不易,知道父母的辛苦,知道学习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知道饭要自己做,学要自己上,习要努力学。而现在的孩子有爷爷奶奶伺候着,吃喝不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空玩个手机,打个游戏,别说做家务了,就是自己袜子都没洗过。生活中没有责任感,学习更没有劲头了,尤其父母再喜欢唠叨的,他们就觉得学习都是给父母学的,高兴就学点儿,不高兴就不学,都变成了一个个的空心人,没理想没梦想,维持现状就很好,那有什么学习内驱力呢?尤其有些父母觉得玩个手机没啥事,没想到越想玩,越玩越上瘾,等你想收回手机的时候已经收不回来了,成瘾了。
现在的网络,都是一些快餐文化,追求感官刺激,追求好玩,一旦脱离了手机就感觉到生活没意思,不刺激,平平淡淡的生活哪有那么多的刺激?于是就抑郁就冲动就跳楼,一切根源就是手机惹的祸!
手机,本来是个好东西,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但是孩子们的心智还不成熟,无法做到有节制有方向的玩,他们就是觉得哪个刺激哪个有意思玩哪个,刷视频,看直播,玩游戏,大脑天天所以处于兴奋状态,处于浅表性快乐状态,没有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遇到的难题静不下心来思考,浮躁,不想下功夫,所以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手机一定要管控好,引导好,不能放任自流。
让孩子做一定量的家务,让孩子的心静下来,也体会一下父母的辛苦。多陪孩子沟通交流,做运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父母也严格自律,做好身教言传,最主要的还是身教,放下手机,多看书,多学习,以身作则,可以与孩子互相监督,孩子也自然而然就变好了。
多鼓励少批评,给孩子设置能跳跳脚就能够到的目标当孩子有困难时帮助孩子一起克服,这样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就慢慢回来了!
做一个有心的父母比单纯说教好很多。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