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容易做到的,是从理念上、词语上告知孩子要“实事求是”;我们同样非常容易犯下的错误,则是言行上的不实事求是。这种错误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也许它并不代表我们根本的人格品质,但它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使孩子不知不觉走到实事求是的对立面去。
比如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说“有钱人没有一个好人”,然后又抱怨自己家里的钱太少,接下来把赚不到钱归因于社会或他人的影响。这一圈话说下来,孩子就被搞糊涂了。还有的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做事踏实,另一方面自己却爱虚荣爱摆谱。这样的家长,即使把“实事求是”整天挂在嘴边,孩子也难以领悟到这四个字的内涵,难以内化成自己的思想。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真正获得四个字,家长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实事求是。身教重于言传,这方面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