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 第112篇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化,人格呈现。最初幼儿期还不能外显,却呈现家庭的一些“精神个性化”多一些。后来上学后由于家庭,学校,环境的介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孩子们越来越有“独立”的积极、阳光的个性化,当然不排除“压抑,抑郁,焦虑等”之下成型的个性化。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也会由于打印机而有色泽,字体大小,纸质质量等,有不同的效果。
很多父母用自己软软的舌头,刻薄的语言,以上压下的姿态与孩子沟通。最终的结果导致:要么孩子阳奉阴违,要么以牙还牙,要么就此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