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7 星期三 天气晴
摘自洞见
网上有这样一则故事:
教授问他的学生们“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要用喊?”一位同学举手回答说:“因为丧失了‘冷静’,所以要喊。” 教授又问:“可是,为什么别人就在你旁边,你还是要喊呢,难道不能小声点说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但没有一个答案是令教授满意的。
最后,教授解释说:“当生气的时候,两个人心的距离很远,为了穿越心的距离,使对方能够听见,于是人的声音很大。然而,彼此声音越大,就会更生气,更生气,距离就更远,距离更远就又要更大声地喊……”
换句话说:声音越大,彼此的间隔就越大,心也越远了。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要靠大吼大叫才能解决。有时候,把声音放低,大人的话才更可能被孩子真正听进去,教育才会少一些情绪,多一份理智。
教育是为了唤醒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和他分个胜负。看到这,有的父母会说:“父母也是人,父母也有脾气,我们难道一辈子都要对孩子和颜悦色吗?”幸福的家庭里,对成员最基本也是最难的要求是:好好说话和情绪稳定。
我想说的是,你可以有脾气,但一定要学会发脾气;你可以吼孩子,但是不要把吼变成家庭的日常;这是真正考验父母的地方。
相信阳光的温暖好于狂风的力量。
育儿路上,一直在努力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