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248篇 星期六 晴 2022年8月20日
严格管教的“三不”和“四要”。
虽说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但并非指随意的打骂就能让孩子变得优秀。真正的严格,是有方法的。父母做到以下这三个“不要”和四个“要”,孩子将来必定有出息:
(一)三不要:
1、不要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需求
如果父母日常生活中,总是毫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所有需求,会让孩子产生“全世界都该顺从我”的想法。
一旦犯了错,父母管教时,便会难以服从。所以父母切记不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
2、就事论事,不要使用语言暴力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总会无意识地使用语言暴力:
“我说了多少次了,你还记不住,脑子有病吗?”
“下次再贪玩考差,就别读书的了,当乞丐去吧!”
……
其实这样的恐吓和威胁,丝毫起不到警示孩子的作用,只会带给他们心理负担或是激发他们的叛逆心。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就事论事,让孩子意识到问题就好,千万别使用语言暴力。
3、父母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
父母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当负面情绪与孩子的犯错碰撞到一起时,父母一定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给孩子讲道理、做惩罚。如果带着情绪去管教孩子,父母会很容易忽略掉管教的目的,而只是一味把孩子当成宣泄情绪的对象。这样的教育既伤了孩子,又没有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得不偿失。
(二)四要:
1、要从小制定规矩
父母应该在孩子3岁前立下规矩。因为孩子3岁之前,自我意识还未形成,会更愿意听父母话。而制定规矩时,不一定要事无巨细,但大方向不能变。比如不能撒谎,比如安全第一,比如不能动手打人等。越小给孩子制定规矩,会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遵守规矩的习惯。
2、违背规矩时,要及时惩罚
当孩子违背规矩时,父母一味讲大道理是无济于事的。唯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孩子懂得利害。如果孩子小时候无法遵守家里的规矩,逾矩后父母也不惩罚,那长大后便很可能会无视社会规矩,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所以父母该“狠心”时千万不要心软。
3、所有的责罚,要以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
罚归罚,但一切都要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责罚不是目的,让孩子长教训才是目的。所以在责罚孩子时,要尽量避免体罚,可以用其他惩罚取代,比如周末不能出去玩,比如今天不能看电视,再比如这个月不能买新玩具等。
4、父母要以身作则
有句话说:父母都做不到的事,永远别要求孩子能做到。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
如果你不允许孩子边学习边玩手机,那么父母也不该边吃饭边追剧;
如果你希望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那父母在开车时就不要时常闯黄灯……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会知道,原来每个人都有该守的规矩。
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是爱的教育。但这份爱,一定不能是软绵无底线的,而该是柔韧有规矩的。该管的时候要果断管,该罚的时候要狠心罚。不打骂的爱,也许能让孩子得到幸福的童年;但有惩戒的爱,才会让孩子收获美好的人生。要记得,严格,才是教育里永不过时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