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100分
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如果在训练中或赛场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跃过横杆,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跳过去了会得到怎样的奖赏,跳不过去会如何难堪。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甚至装腔作势,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
因为之前看过这本书,所以对女儿的成绩不是很在意,她对自己的分数也都能平静的看待。女儿上的是公立幼儿园所以没有什么不可以基本,刚开始她的成绩只有80多分,我从来没说过她,只是告诉她,这张试卷检测出了我们的一些问题,改正了就好。慢慢地,她已经能考到90分以上。看到她的进步我很庆幸自己学到的这种理念。但是当我今天又重读这一节时,发现自己犯了个大错:女儿这学期期末考试考了两个99分,我很开心,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老公、爷爷奶奶,大家都一个劲儿地夸赞女儿。现在想来这是不对了,虽然我没有在分数上步步紧逼女儿,但这样过分的“肯定”,容易给孩子传达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价值观,这样会把学习变得功利,不知不觉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让孩子偏离学习的正途。所以说教育部要求不给孩子打分是有道理的。
尹老师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学习:改完错把分给加上,这样任何考试卷,只要修改,成绩肯定会高于原来的。这样,孩子就发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关联性。孩子会认识到,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会是100分。这不但让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地认真对待,最重要的是她会因此觉得,得不得100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像前面那个哭泣的小男孩一样,以押宝的心态求100分。
最后用文中的话总结一下: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都是破坏性的。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性,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