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山位于诸城城南五十里海拔约718米,两峰并举远处看状如马耳,因此而得名。
今天我们去征服她。
早晨不到七点可久起床了,以最快的速度穿衣洗漱,笑眯眯的来到我面前“爷爷早上好”,“可久早上好”,饭已做好,我们吃过饭把随行物品装入背包出发,大约四十分钟来到一岔路口,问路边干活的人,那人热情的说明了走向,可久并向那人道了谢,不大一会儿就来到所说的山门。进门走了不远右边有一寺庙,叫“永隆寺”,我们进去转了一圈,正殿供的是弥勒佛,我们向功德箱里捐了20元钱。走出寺门就是进山的路,右侧有一神泉,据说泉水可以治病,左侧也是庙,前面是“太公祠”,近前看已是破败不堪,虽不是年久,但已失修。
沿着指向牌开始上山,山路蜿蜒崎岖陡峭,上山可久在前我紧随其后,他在前面就像头欢快的小鹿,我在后边气喘吁吁,到了通往主峰山脊的凉亭,已有三人在休息,其中一人看到可久一直称赞“小小年纪就爬山好勇敢”,他听到后脸上溢出美滋滋得神采。越过山脊来到一山峰下,也就是其中一马耳,我问可久“上不上”,“上”,他前我后手脚并用站在了上边,可久大发感慨,“哇,好美太壮观了”,可不是怎的,北望常山像个大馒头,山下的村落想积木镶嵌在绿色的田园中间,河流水库在阳光下碧波粼粼,公路像银色的飘带盘在村庄和田园间,再向北望城区,已不是我们在她中间穿来穿去的感觉,而是在我们脚下,像是教室里的课桌,一排排一片片。山坡上被各种树木和不知名的山花盖满,红红的白白的这里一簇那里一片,松花山花的香气一阵阵送来沁人心脾,一幅山水画就在眼前。
去另一只马儿和望海楼的路更加险峻,两边没护栏,我不想去了,可久还想上,走下山峰补充能量,后面上来俩人和我一样继续登上没有信心,休息一会儿,那人说“到这里不上去有点遗憾”,这下激起了可久继续登山的决心,可久一声“上”把我们三人的决心搞定,那人说“小同学都这么勇敢,我们不示弱”,四人一起披荆斩棘一起来到望海楼。
来到望海楼,四周一看才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向东望竹山障日山都是小不点,向南看五莲山连绵不断,在我们脚下边。登山只有爬上顶峰才找到登山的感觉,困难只有勇敢的面对不畏惧客服了就有幸福的收获。
休息片刻原路返回,一路上同行的两人对可久赞口不绝,“是小朋友的勇敢感动了我们,给了我们登峰的信心”。
是的,学习也和登山一样,只要有勇敢面对困难决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你一定能登上成功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