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23 星期二 晴 亲子日记第1717天——五年级七班李嘉琪妈妈

每天都是忙碌的,每天都是与众不同的,充实的生活,不虚度。
二宝这几日食欲不佳,晚上在家吃的很少,有时基本不吃,在幼儿园吃了好吃的吗?他说都吃的很干净,而且不够吃,还问老师再盛汤。我给他点赞,好好吃饭,身体棒棒,好好吃饭,长高高。二宝时常会说这些话,那就认真吃饭。
今天是嘉琪朋友生日,这两天一直在做手工,一个漂亮的蛋糕,告诉我是最流行的一种,说了名字,咱也没记住。今天把礼物送了,几个小姑娘一起,送上祝福。自己亲手做的礼物最珍贵,那是自己用心在做,包含了满满的祝福。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最纯真。
赵老师留言说二宝自己不小心磕到嘴巴了,心里面挺担心的,询问了状况,说是不严重,刚好快要放学了。下班回到家,先看看二宝的嘴,已经肿了,鼓起一个包,深色的底盘,上面已经发白,肯定很疼吧,说话也合不上嘴。可怜的孩子。伤在儿身,疼在娘心。
不想追究到底是什么原因磕到的,如果是二宝调皮捣蛋,那就让他尝尝这皮肉之苦。如果以后谨慎一些,也是值得的。
今天读书分享:以自然结果解决与孩子的冲突。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得循序渐进,慢慢去引导。培养孩子是一个漫长而费心的过程,家长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多一分耐心。
当孩子在某些方面过于任性,不听家长的劝告而做了某件事情,那这件事情就会产生一个自然结果。当家长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的时候,孩子自然会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在教育学上称之为体验式成长,也就是用事情的后果,引导孩子朝着相对正确的方向行走。
家长经常抱怨的就是孩子不听话,说了多少遍还是没有任何作用。其实,家长在无意中错失了一次能够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孩子本身体验不到,他自然就记不住这个错误,记不住也自然就改不掉。说到底,足球不是在家里客厅踢的,游泳也不是在教室里学会的。孩子上学忘了带水杯,要送孩子的作业忘带了,要送孩子,文具盒忘带了也要送,因为家长认为不带就没有东西能用,可是事实是,如果你不送,他下次就能自己带了。
这个原则看起来很强势,但是有言在先的规矩就是这样定的,遵守不遵守全在自觉遵守,就是皆大欢喜,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关于吃饭这个问题,孩子在既定习惯的怂恿下,会不自觉的触碰家长的底线。如果家长能狠的下心来,经历两三次,孩子就知道家长的底线在哪里了,他也就学乖了。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饿了也只会自己遭罪,饿了几次,孩子自然也就妥协了,没有和自己过不去的人。所以,以自然的后果来结束孩子的不良习惯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要用自然结果对待孩子,就得提前要,说好之后看不到提前,要说好就是整件事情的规则和道理。要对孩子提前说好,要让他清楚他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而且这个后果是没有人帮他承担的,之后看不到,就是当这件事,孩子明知故犯,出现了孩子能承受的后果,不替他补救,要他自己承担后果。这个时候孩子就知道这件事情是错误的了,那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时候,家长一旦实施,就不能心软,不能没有原则性,否则之前所做的就毫无意义了。
如果是强制性的命令,孩子起到的作用不大,这位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他犯错误的机会,但要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次错了,下次就知道收敛了。用正确的态度来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去解开事实的本质。但是当孩子已经开始处于情绪失控的边缘,开始有些外在的动作的时候,临时去编一个道理,让他去信服是不现实的。所以,尽量采用合作的态度,家长才能够在避免激烈冲突的前提下达到纠错的目的。运用自然结果法,既要有耐心,还要下狠心,因为一旦妥协,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