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画画的大同突然告诉我:“妈妈,我会写妈妈了,我写给你看。”说完,他就在纸上板板正正的写下了一个女字,又隔着好远写了一个马字。
“嗯嗯,不错。”
“你知道我是怎么会的吗?因为我发现左边一个女字,右边就是你的名字了,我就会了。”大同一直管写字叫做画字,这就是他的世界里字的构成吧。
说完,他又告诉我:“我还会写父了,父亲的父。”
“那你会写爸爸的爸吗?只要把父下面加一个巴就可以了。”我自以为是的而且很兴奋的告诉他。
可是,令我惊讶的是,大同确实是上面写了一个“父”,但是下面写了一个数字的大写“八”。
大笑之余让我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指令往往都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的认知中的,像上帝一样,假设他会,我们经常抱怨孩子不听,可能有时候确实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说清楚,比如父字下面到底是哪个ba?为什么父字下面应该是巴。
会写爸爸妈妈的大同,幸福感油然而生。昨晚散步回来,他又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了,然后拿过来告诉我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
原来是只有称呼和署名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依然是一些蚯蚓状的小线条。问他信的内容是什么啊?
“今天吃过早饭,我和姥姥去赶集了,听见有公鸡叫,我就想吃公鸡,奶奶给我买了一只公鸡。晚上吃完饭,我看见一颗流星,非常亮,还去玩了小区里免费的充气城堡,喷泉不喷了,那个充气城堡也消灭了。”
一天的经历,被大同用几个单间的小线条就代替了,小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好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