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晴 第154篇
今天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系列课程的第二十节,《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这节课我们来看逆反心理的辅导。说到逆反心理,它是青春期的主要特点,也是很多家长谈到逆反就觉得很头疼,很难处理的一部分。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逆反?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孩子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心里话也不愿意再向父母去说,像小的时候像幼儿园,小学回来之后都会主动的去跟父母说,学校发生了一些什么什么样的事儿,老师说了一些什么呀,然后跟同学之间,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到了青春期,他们有的心里话开始不愿意向父母去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说,也开始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会产生抵触和不顺从的情绪。这个就是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
我们前面在谈发展心理学的时候,跟大家去介绍过,关于青春期,青年早期孩子们的逆反心理的情况,青少年正在过渡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全都日益增长的这么一个变化过程。这个时候孩子特别的希望可以摆脱成年人的监护和束缚。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咱们之前发展心理学也谈到过,他的一个成人感和客观上半成熟状态之间的一个矛盾。孩子心理上会觉得我成人了,那么我可以独立自主,对吧?我要听我自己的,他会去确定这种存在感,确立自己的一个独立感。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干涉,控制的过多的话,孩子很容易跟你抗议,甚至孩子需要在逆反的这个过程里面确认我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小孩子的时候都是听父母的话,什么样的孩子好啊?中国很愿意说什么?叫“乖”,听话的孩子好。那现在我长大了,我要听自己的了,我要自己说了算,所以往往会在逆反抗议的过程中来去证明自己的独立,来去让自己相信,就是让自己意识到我确实是长大了。这是逆反心理形成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部分,好奇心也是逆反心理形成的一个原因。父母越不让孩子去了解的,越不让孩子去触碰的,他们出于好奇心会越想去了解怎么回事。父母说,这个你看了不好,这个不太适合你去做,不太适合你去看,这个时候他们反而更愿意去了解一下情况。这就是人的这种好奇心。其实不光是孩子,为什么说在青少年青春期这一块,孩子身上会更明显呢?因为成年人会把他还当孩子看,因为是孩子,所以给他明确很多的界限,什么样的东西是不合适的,所以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第二部分,对立情绪。逆反心理的产生,一方面刚才咱们讲第一条的时候,孩子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之间的冲突矛盾,而且青少年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都是增强,这个时候容易去跟父母抗议,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有他的正常性。青春期的逆反,本身就在合理范围之内。同时当家长管理的过于严格,前面我们谈到家长的教育方式,比如说专制型,情感上的交流过少,但是要求控制管理更严格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本身也容易激发孩子的对立情绪,很容易激发出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是说他有可能在正常的情况下,变得更严重。他逆反的情况,表现会更强烈,这是和家长的对立情绪本身也容易增加逆反心理。
第三部分,就是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心理学上会有一个禁果效应,就是你越不允许他做的,他容易很好奇,越去尝试,这一点咱们讲的第二条其实很相似的。心理学上会讲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你越去禁止他,他越好奇,越想去了解,越想去尝试的这么一个过程。不只是好奇,而且想要去体验想要去尝试,这是他的心理需求。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一方面是由于生理变化所产生的。孩子们在生理这个时候,第二性征等等的出现,孩子的相貌都更像成年人。婴儿肥等等在这个时候都过度了,一方面由生理变化产生的,他们真的成人了。
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和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关的。所以当遇到孩子逆反心理表现得格外严重的情况,其实父母真的需要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