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们带领孩子去爬泰山。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想给孩子好的教育和指导,希望孩子能体验到小学高年级应有的经历。
烈日当空照,巍峨壮丽的泰山就在眼前,孩子很兴奋。但对于我来说,爬泰山这事,开始还行,后来就感觉有点吃力,不一会儿,落在孩子的后面了。这时,孩子往往再折回连拉带拽帮着我向上攀登,不时的还抢过我的背包,以便减轻我的负担。在爬山过程中,我们突然发现了挑山工。我便跟孩子说,以前课本中是不是学过一篇《挑山工》的课文。孩子说是,作者是冯骥才爷爷,他还写过《俗世奇人》。
我们继续爬山,挑山工也三三两两地多了起来。我发现孩子在前面等我们的时候,有时候做下来静静地向下看着,似乎若有所思。等到了南天门,做下来休息时,孩子忽然跟我说,“爸爸,我用下手机。”当听到这话,我认为他是想要拍照,随之反问道:“用手机干什么?”他说:“我要写挑山工”。我说:“好呀。”随即他就在路边的石凳上写了起来。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孩子跟我说,“爸爸,写完了,帮我看看。”我说,“确认写完了?你再仔细看看,再整理整理。”他又看了一会,说:“好了。”我拿过来一看,“可以呀,小子,行文立意超过我预期,只是个别句子词语表达上尚待完善。”
事后想想,阅读还是很重要的。古今中外,圣贤达人论读书对人的重要性及必要已无须赘述。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是基础,也是自己厚积薄发的积累。课上涉及到的名篇都是教育工作者精挑细选的佳作,更多的是对人对景对事的讴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家长须更多地创造机会带领孩子去亲身感受。随时记录,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发而作之。如是则头脑中的知识会根据需要汲取出来,“惊人之作”实非灵光乍现,而是厚积之为也。
(完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