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 星期一 雨
今天继续下雨,让人难耐的高温天气有了些许凉爽,心情也静了许多。忙里偷闲翻看手机,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个家庭,立下这7条规矩,孩子必有出息》。我把它摘录出来,与大家共勉。
1、没有经过允许,别人的东西不可以乱拿,这是教养。
最好的教育不是拥有高分数,而是刻进骨子里的教养。
2、绝对不能说脏话和做任何不雅的行为,这是素质。
作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孩子,遵守基本的做人规则。但同时,父母也需要做到行为清净、语言得体,才能滋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3、迪见长辈和老师一定要礼貌打招呼,这是礼仪。
真正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敷衍。父母先做好礼貌待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受到熏陶,自然也就习得谦谦有礼,与人为善。
4、与别人沟通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这是尊重。
提醒孩子改变说话的方式,教会孩子学会倾听,其实也是在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5、善于为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的行为负责,这是担当。
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掩盖,孩子错而不改。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担当,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歉意,比一万句“对不起”更管用。关键是让孩子明白:第一、人要为错误付出代价,第二、父母不会因为犯错就不爱我。
6、用过的东西、看过的书籍都要放回原位,这是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好的习惯能推动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受益终身。也能帮助孩子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更好建立规则感,形成秩序意识。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归根到底是帮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径,在人生道路上走得又稳又远。
7、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锻炼身体不能少,这是健康。
运动的意义,不仅是能带给孩子健康的身体,在这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团结、自信、坚毅的品质。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抵挡风雨的能力,才能从容过好这一生。
有人说,孩子的教育,其实拼的是父母层次、远见,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不同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天差地别。
但唯一肯定的是,有规矩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差。
就像《规矩和爱》中所说的: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有规矩有爱的家庭,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四(2)班张雅珺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