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和小余聊起“英雄”这个话题,小余有些疑惑:英雄到底怕不怕死?
我问小余什么是英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觉得上战场的都是英雄,就像《三国演义》里的三大人物:曹操、刘备和孙权。那是不是只有战争时代才有英雄?他们手握刀枪,英勇杀敌,流血牺牲,无愧于英雄的称号。想想我们的消防人员,他们手握“水枪”,赴汤蹈火,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多少年轻的消防战士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堪称“英雄”。想想我们的医护人员,他们手握“手术刀”,与病魔抗争,是人们生命的健康守护神,他们当称“英雄”……
所以,和平年代里也有英雄,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英雄。原来英雄出自于普通人,只是他们拥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那英雄到底怕不怕死?
想起民族英雄“文天祥”,他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是在广东的一个山脚下被俘的,那座山叫“五坡岭”,就在我们的家乡。文天祥不幸被捕时,正在五坡岭吃午饭,后人为了纪念文天祥,在五坡岭上修建了一座凉亭,名为“方饭亭”。文天祥拒绝敌人的劝降,英勇就义,他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史上记载,文天祥是在被俘后将近四年才受刑而死的。在此之前,他服龙脑、跳海、绝食。被押往燕京后,元朝官员们对他轮番劝降,劝降没有任何效果。于是,元朝官员安排文天祥的女儿给他写信。虽然文天祥看完信后痛哭流涕,思念家中的两个女儿,但仍不投降。在《宋史·文天祥传》里,有一段引人争议的记载。在文天祥受刑的前一年,元朝官员劝他投降,他说:“国家亡了,我就该死。如果你们不想杀我,我可以回老家当道士。往后以方外之人做皇帝的顾问,那也可以,但让我投降是不可能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谣言,是给文天祥抹黑。
在将近四年的牢狱生涯中,文天祥是怎么度过的呢?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有血有肉的人,文天祥也是一个普通人,他就算留恋过生命,就算盼过有朝一日和妻子、女儿团聚,那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他有他的底线:我是不会投降的。在忽必烈的最后一次劝降中,文天祥态度坚定:“我是宋朝的宰相,宋朝亡了,我只能死。”一个月以后,他受刑而死。
我想,英雄也会留恋生命,也会害怕死亡,只是他们有自己的底线,这条底线让他们能够义无反顾地选择舍弃生命,直面死亡。但这并不能说明英雄天生不怕死,因为每一个英雄,首先都是一个普通人,谁也不知道英雄是如何战胜内心的恐惧,克服内心的留恋的。
(小余妈妈的日记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