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星期日,天气阴有中雨。
当孩子对于学习失去自信时,父母的催促只会加重孩子的负面自我评价,这使得他们更为深陷于学习的畏难情绪之中,无法正视自身学习能力,无形中放大学业难度,滋生内心厌学心理。
1.正确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打败内心的懒惰和懈怠,但是好习惯的养成却并不容易。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有必要起到适当的监督作用,但是父母们一定要记得保持足够的耐心,对孩子的行为表现抱有合理预期,通过小目标的逐步实现来达到好习惯养成的最终目的。
2.注重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
拥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在行动力表现上更佳,如果父母可以强化孩子脑海中的时间观念,那么他们在作业进度的把握上会更加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家长们不妨通过设定闹钟的方式,为孩子完成的每一部分作业,都设置好时间要求,让孩子对于时间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
3.减少环境中的刺激干扰
简单、安静的环境,更加能够帮助孩子找到专注的状态。所以,父母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应该尽量桌面整洁,环境中没有其他声音的干扰。
有的家长有一边看手机一边看着孩子写作业的习惯,其实这很容易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父母们在监督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妨也拿起一本书来阅读学习,受到“陪同注意力”的影响,孩子也更容易像父母一样进入专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