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344《拒绝内耗》
铎铎赟赟妈妈

2022.8.30 阴

图像

最近发现大宝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每到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刚刚开始读,总是先翻到最后看到厚厚的一本书自己就怂了“怎么这么厚这么多,啥时候读完呀!”我想可能还是没有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好习惯,亦或者想的总是太多,我说你不用管多少,只管按计划按部就班的读就好,顺其自然该读多少读多少,说不定读到喜欢的地方还会想多读几页呢!大宝确实是最近在慢慢适应,今天读书又该换新的一本了,我特意观察下,大宝这次没有说像以前那埋怨太多,不过确实也不少,而是看看总页数,自己又计划了下时间,确定好多久读完,然后规定一天都几课,就这样一本书的计划就做好了,没听到这次自己再担心啥时候读完,而是投入了计划实施中,这是个不错的开始。

凡事不要去纠结想太多,顺其自然的去按计划,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拒绝内耗,是生活最好的解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拉德,做过一个实验:

行刑前,法官把死囚犯带进一间黑屋子,绑在床上,告诉死囚犯,他会滴血而死。

然后,法官让人用木片,在死囚犯的左腕上划了一下。

接着,打开水龙头,对着床下的铜盆滴水,发出叮咚的声音。

滴水声由快到慢,死囚犯产生极大的恐惧。他感应到手腕剧痛,自己的血正在一点一点流失。

过了一天,法官再次来到这里,发现死囚犯已经死了。

监测记录显示,死亡症状与因失血而死一样,但是,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有流。

内耗最典型的状态,便是如此,身体不动,思想活跃。

可虑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

唯有拒绝内耗,才是生活最好的解药。

2月9日,北京冬奥会期间。

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半决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任子威,因为被判罚犯规,提前出局,无缘决赛。

复盘自己的失误时,任子威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想得太多。

半决赛前,大家都看好任子威,期待他能够拿下第三块金牌。

任子威自己也一直在思考:决赛中该怎么冲第一、用哪种战术赢得快、拿不到第一又怎么办……

赛前的思虑过度,让他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以至于正式比赛时,任子威滑行状态差,犯下低级错误,因碰撞犯规,被取消成绩。

任子威说:

“半决赛都没完,我却一直在想决赛的事。上场之前,我就已经输掉一半了。”

古语云: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很多时候,人活得累,并不是因为遇到的困难有多大,而是源于自己想得太多。

一件小事,想多了,就会闷闷不乐;一件大事,想多了,就会背负压力;

一件好事,想多了,就会患得患失;一件坏事,想多了,就会辗转难眠。

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心复杂,世界就复杂。

人生之累,累在心;心不累,人就不累。

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一路走来有多失败,而是在本该一门心思向前走的时候,被各种思绪绊住了脚。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明天考试,明明时间很充裕,但还是要担心能不能赶上;

白天话都说出去了,晚上睡觉前,还是要反复琢磨该不该说;

别人表演唱歌,赢得全场瞩目,自己就会嘀咕:如果我也参加……

心理学家说:凡事多想,是一种内耗,它不仅帮不了你,还会耗尽你所有的精力。

世上最亏本的,就是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而担忧,为自己幻想出的结果而焦虑。

人的精力有限,别什么事都往心里去。

生活的事,尽心尽力就好;感情的事,顺其自然就好。

停止精神内耗,凡事不去多想,是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心理学家迈克讲过一位患者的故事:

一天,霍尔临睡前翻看朋友圈,发现同事艾伦给共同的好友都点了赞,唯独没给自己点赞。

霍尔很失落,他联想到自己工作业绩平平,跟领导关系也一般,近期也没有升迁希望。

他觉得不止艾伦,好像同事们都瞧不起自己。

他后悔自己不该舍不得钱,没给领导送礼。

霍尔越想越难过,以至于整晚失眠。

第二天清早,送女儿去幼儿园。

经老师提醒,霍尔才想起,幼儿园今天搞活动,老师昨天发了通知要穿礼服,自己把这事给忘了。

回家换衣服已经来不及,女儿只得被取消活动资格。

望着孤零零站在一边的女儿,霍尔非常自责,觉得都是因为自己没出息,家人才会受排挤。

从那以后,霍尔变得消沉。

别人随便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让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和难过。

他开始失眠,头发大把大把掉,人也变得憔悴。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些痛苦,源于执念于眼前的小事,而放大了不如意之事。

著名的“菲斯汀格法则”指出: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

对于心思敏感的人而言,别人一句简单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牵动他的内心,左右他的情绪,影响他的心情。

可是,凡事都有好与坏。

你越在乎什么,什么就会越折磨你。

在意别人的眼光,就会因害羞而紧张;注重别人的看法,就会因失误而自责;期待别人的评价,就会因平庸而痛苦。

人生的磨难很多,不必为每一件小事陷入内耗。

批评你的人,可能习惯挑剔;忽视你的人,不过生性冷漠。

一个人最清醒的认知,是明白别人的言行,与自己无关。

平和心情,走出内耗,是人生强大的开始。

小莉和竹筠,是相邻两家服装店的店主,疫情期间入不敷出,被迫闭店休业。

店铺关门后,两人都陷入沮丧。

竹筠成天唉声叹气,抱怨天灾人祸,每天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跟人吵架,弄得熟人纷纷避而远之。

小莉也沮丧了一段时间,但她很快就打起精神,在网上学习直播带货。

白天,她在镜头前一边试穿衣服,一边讲解。

晚上,她反复观摩其他主播的直播视频,还加入了几个直播群,学习直播技巧。

两个月里,小莉研究了一百多场直播,写满了厚厚一本笔记。

如今,小莉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

不但复购不断,新粉也日益剧增,销量较以前翻了好几倍。

人生总有不如意,与其被精神上的内耗折磨,不如用行动去治愈自己。

也许,行动不能马上带给你成功,却可以让你慢慢摆脱困境。

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中,资质平庸的阿甘,最终成为了战斗英雄、体育冠军、政界名人、百万富翁。

人们毫不怀疑阿甘的成功,对阿甘成功之道的剖析,也从未停止。

网上有一个高赞的说法:

“阿甘为什么会成功?因为阿甘从来没想过要成功。

做任何事,他只管去做,不问结果。”

打橄榄球,他拿到球只会一直往前跑;打乒乓球,他牢记“眼睛不要离开球”。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做,不惧千万事。

那些看起来比你优秀的人,只是比你更早地摆脱内耗。

不被外界的事物干扰,才能丰富自己的灵魂;不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才会活得轻松自在。

曾国藩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心宽,则无忧;心大,则无虑。

俗话说:空谈,水之泡沫;行动,金之点滴。

做事,不怕慢,就怕断。

当别人还在为“该不该做”,犹豫不决时,你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就已经击败了大多数人。

正如单板滑雪冠军苏翊鸣说:前方有什么?滑下去,就会有答案。

治愈内耗,最简单的良药,是立即行动。

拒绝内耗,立即行动,是人生变好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92952
推荐日记
《2022年,8月30日,星期二,晴》
《8月30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亲子日记152》
《父母规》
《岗前培训心得一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升学宴》
《2022.8.30,农历八月初四,雨》
《给姐姐搬东西》
《补发》
《亲子日记第985篇:择日不如撞日》
《开学啦!!!》
《亲子日记第八十四篇《给爸爸打电话》》
《2022年8月29日》
《重游方特,快乐加倍》
《2022年8月29日 想找爸爸的老二》
《亲子日记251篇》
《父母规》
《(218)内心坦然,他说瞎忙就说吧2022.8.28》
《8月28日 打卡124天》
《开学倒计时》
《2022年8月30曰 星期二 176篇》
《秋雨》
《做核酸》
《星期二》
《秋雨绵绵 2022年8月30日 第218篇》
《分班》
《 为开学做准备,2022年8月30号雨》
《8月30日星期二晴》
《开学倒计时》
《暑假第54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