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3日第195篇
懂得了自然法则,认识到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恢复到本真状态,如此一来,才能按照规律行事,自我宽容,不以意气用事,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
在老子看来,无论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他所传达的的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也就是回到一切存在的根源,一种完全虚静的状态。
想要达到虚无,获得大智慧,就要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虚静无为的本真状态。
人生在世,世事沉浮,坦然待之,才能品尝出其中滋味。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好的人生,需要静养。
心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心有多静,福就有多深。很喜欢的一句话:“世界很吵,如果你自己的心不静,情绪不稳,你如何有从你的日子?”
心不静的人,遇事容易冲动急躁,最后把生活搞得一团糟,心若能静,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心中都清净无事。
凡事顺道而行,顺其自然,不勉强自己和别人,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那么自然而然就能事半功倍。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各得其安,做到无为而无所不为。
老子要求人们树立合乎道的思想观念,通过自身实践来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自我与真我之间的矛盾。
“大道之境”,正直不阿、表里如一,守护自己的内心,这才是老子所说的真正的有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