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31 星期三 晴
"你若军训便是晴天,
你若放假便是雨天,
你若发奋写作业,
便是开学前一天,
你若不发奋写作业,
便会遇到铁面无私“包青天”。"
央视“段子手”朱广权为孩子们和父母们编写的“开学大戏”,形象、生动、画面感极强。经过一个暑假的日夜排练,相信很多孩子都已成功出演,做父母的你们有没有成功霸演“包青天”呢?
淘气、顽皮的儿子自然拉不下参演这场“发奋学习”的大戏。
我们积极排练、我们“演技精湛”....
8.28日晚的”空中班会”后,
“妈妈,这可怎么办?我的暑假作业还没做完!”
“哪些作业还没写呢?”
“拼音没写完、三音三字两词没写、口算题也没写完....”
“这些基础性知识是需要巩固的,要做到“温故而知新”!
“都怪你,光让我练习书法和阅读课外书了!不监督我写这些作业,我该怎么办呢?老师会批评我的,同学们也会笑话我的!"(儿子的焦虑伴着埋怨声,还夹带着一丝要强的自尊心)
“你是学生,你应该学着规划暑期生活的!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的语调一直在飙升)
此刻,火药味正浓,战事一触即发!
膨胀的情绪急需安抚,理智将你从情绪的边缘拉回到问题的本身。
见此情形,我给儿子提了一个建议:整理。
“这个暑假,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你做过哪些努力?哪些作业能拿出来与同学们分享?赶紧找出来 理顺一下吧!”
儿子在叽里旮旯儿里努力找寻着:书架上、书橱里、抽屉里、甚至沙发的靠背后面....
“这里有一本练字帖;这里有一本唐诗;这里有几份试题;这里有一本口算题卡,哇,我原来做了好多题口算题呀!”(每一处都有惊喜,每处惊喜的背后就是坏习惯的藏身之地!)
儿子像发现了新大陆,脸上布满的愁云立刻消失了...
“在体育方面:我还学会了游泳,这算不算收货?
“当然,这也是一项技能。”
“数学方面:每天都坚持3分钟的口算题训练,乘法口诀已经背熟。”
“语文方面:我背过了24朝代顺序歌、28首唐诗、书法每天20个汉字、课外阅读每天2篇文章、我还学了很多成语故事......”
儿子越说越有自信!
“妈妈,这些背诵的知识,不能上交检查啊!能算作业吗?”
“算!你阅读的每一个音节、没一篇文章,都是你学习的印记。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老师会发现你的作业是可圈可点的!”
我带儿子将这些零散的、杂乱的作业按科目一一分类,依次装订;最后又教会儿子用文字进行分类总结。
忙完这些,儿子又补写了一本拼音、一本口算题卡。用实际行动续写了小学生的励志剧《一夜完成所有作业》。
暑期总结的过程中,儿子的整体表现让人喜忧参半。
“喜”在他已经认可“学生”这个身份,学习是每天要坚持的事情,不畏惧学习的 听与说;
“写”是他的短板。“提笔难,难于上青天。”说的有点夸张。对于学生而言,笔杆子就是武器,唯有勤学苦练才能让笔尖下行如流水,自然畅快。“写”这将会是新学年的“攻坚战”;
条理性上的欠缺。 孩子在学习上的乱,归结为一点,条理性差。只有思路清晰明了,才能有条不紊的独立完成学习这些事情。(我在脑海中不断地搜索着可行性方案....)或许从家务劳动中能锻炼儿子学习的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