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随记
予妈妈

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

大王镇中心小学一年级二班张梓予妈妈第301篇亲子日记。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五年,但一个好的家长,足以改变孩子的人生。

不要以为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家长首先教好孩子,老师就能够锦上添花。

无论多好的老师,多好的学校,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位置无人能够替代。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01-

父母负责,孩子出色

《奇葩说》中,颜如晶曾说过一番话,让人记忆深刻: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是彼此最重要的陪伴。

然而,许多父母常常怕麻烦,图省事,把孩子交给学校,把问题推给老师。

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得了知识却养不成习惯,讲得了道理却训不成人格。

良好的习惯、读书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人格、长久的幸福感,是孩子在成长中必须具备的。

这一些,都需要父母在家中帮助孩子一点点养成。

不要等到孩子出现问题,等到老师反映情况,等到孩子与你渐行渐远,才后悔莫及。

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图省事”,更不能“怕麻烦”。

世界上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麻烦,越耗费功夫。

父母要比孩子更加努力,更加用心,才能用你的“不怕麻烦”换来孩子的“真正优秀”。

-02-

父母严格,孩子自律

教育是公平的,几乎所有令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都是父母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不厌其烦的耐心换来的。

当父母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孩子的人生才能不留遗憾。

就像杨晨煜,高考双科满分,打破广西自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高分记录。

他的优秀,离不开母亲自始至终的严格教育。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她就手把手教他养成习惯,时时刻刻地盯着他。

害怕打扰孩子,她就放下了手机,放弃了娱乐,把全副心思放在儿子身上。

“监督的过程很痛苦,但等到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父母”牺牲了无数的娱乐、休息,倾心陪伴、严格教育出来的。

没有父母的严格和努力,就没有孩子的自律和上进。

父母要先苦后甜,也要让孩子先苦后甜。

有时候狠心“逼”孩子一把,才会知道孩子有多优秀。

父母严格不是坏事,孩子的成长需要赞美的阳光,也需要批评的雨露。

-03-

父母管教,孩子优秀

远古记载:

“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责牛。”

牛不好好耕地,舜为什么要鞭打自己,而不是鞭打牛呢?

因为牛走得不对,是人没有引导好,它自己是不知道的,但人知道该怎么引导它。

由此推出:孩子不听话,责任在家长,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管教出来的。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任性的阶段。

可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父母教他规则,他就知进退,父母教他善良,他就懂人情,父母教他礼仪,他就识大体。

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不妥协、不包庇、不纵容,孩子就不会变得调皮、任性、刁钻。

教育孩子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一拖再拖,一旦过了“有效期”,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今天你对孩子严格管教,明天他才有实现理想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我爱着你,但是我绝对不会纵容你。

-04-

父母垂范,孩子受益

陈宝生说过:

要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

要孩子不做的,父母首先不能做。

爱学习的父母,不会养出讨厌学习的孩子,从不学习的父母,也不会养出积极上进的孩子。

孔子说过:

“其身正,虽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若父母总是“手不离机”,已经无声地向孩子传达:我觉得玩手机比学习更重要。

沉迷手机的父母不仅给孩子做了坏榜样,还破坏了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了孩子不学习的借口。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大师,善于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

教育孩子,若用行动来教育,孩子就会跟着做,若用空话来教育,只会导致争吵。

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从父母那里看到的是榜样,学到的是独立。

等他长大以后,也会主动追求自己理想,寻找自己的幸福。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式。

-05-

父母努力,孩子上进

常听人说,如今的教育,需要“拼爹”。

到底要拼什么呢?

拼家境?拼地位?还是拼工作或者学历?

都不是,孩子之间真正比拼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49岁的朱腾强,在天命之年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登上了热搜。

他之所以参加这个“天下第一考”,只为了跟学法学的女儿聊天。

朱腾强女儿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大四学生,为了跟女儿有共同话题,他决定自学参加司法考试。

看到爸爸这么努力,女儿也对法考充满信心。

目前,她已经保研到北京大学攻读法律硕士。

更让人佩服的是,朱家全家都是学霸,朱妈妈计算机专业跨考了CPA。

少有孩子一出生就是天才,父母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这场爱的旅程里,唯有互相成就,才能不断成长。

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也需要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投资自己,懂得和孩子一起成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95239
推荐日记
《9月1号第251篇亲子日记 不按老套路来写》
《开学》
《随记》
《9.1开学第一天一升二的小伙子》
《2022.9.1》
《9月1》
《2022.8.30开学准备217》
《孩子就是从你的及时肯定中慢慢进步的》
《2022年9月1号 星期四 天气晴》
《【亲子日记508】》
《九月份的第一天》
《【1005】孩子的进步藏在你努力的每一天中》
《【开学第一课】185篇亲子日记》
《开学》
《孙梓涵开学第一天》
《归心似箭第166篇》
《开学啦》
《404篇我的情绪处于失控的边缘》
《开学了》
《随记》
《开学第一天》
《开学第一天》
《第218篇 “幼”到开学季》
《随记》
《265.随记2022年9月1日星期四》
《开学第一天》
《第257篇》
《开学第一天》
《开学了》
《你在长大,我们共同的路在不断的延伸……》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