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2022年9月1日,星期四
其实我们强调的无欲无为和藐视,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父母的情绪,
因为内心无期待,我们就不会焦虑,
因为内心无期待,我们就不会产生失望/绝望,
因为我们不失望和绝望,就不会产生焦虑,
因为我们无欲望,所以我们就不会产生控制行为,
因为我们无欲望,所以不会紧盯着缺点,不会责骂,
因为我们无欲望,所以不会产生嫌弃,轻蔑和侮辱,
正因为我们无欲望,所以在孩子缺点面前,我们情绪稳定不易勿喜,不以己悲,不卑亢,
正因为我们无欲望,所以我们与孩子不会发生斗争,
正因为没有以上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没有内耗,
正因为没有内耗,所以我们能与孩子集中精力学习,
正因为孩子在无压力状态下学习,效率高,所以孩子将获得更大的进步,
有上述可知,我们在心态上的无欲无为,其实最终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是孩子的有为及进步,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放弃或放纵,
提高自己的能力,内求诸己,
有句俗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还有一句叫“艺高人胆大”实际上证明了能力才是自信,才是心态好的前提条件,手中的粮就是我们能力的一种体现,有我们有掌控人生的技术/技艺,所以我们不怕任何的人生动荡与冲击,在教育上也是如此,我们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一点一点进步,那我们自然就不焦虑,自然就越来越有自信,自然就会放手让孩子自己闯荡江湖,所有一切的归因能力最重要
这里所讲的能力,只是针对教育体系来讲,专指教育孩子的能力,经营家庭夫妻关系的能力,事实上,我们从小学过语数外物生地与思想品德,唯独没有接触过任何教育学,心理学,家庭关系学之类的课程,我们所接受的只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影响,但往往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也是贪乏,甚至是错误的。
故而,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断的犯错,不断失败而导致越来越没有信心,从而最终导致情绪与行为失控,所以如果要做到心法到位,则一定要提高我们的家长的教育学技能,让我教育理论和孩子成长规律及心理学原理只有自己能力提高了,能正确的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并且有正确应对为主,心里才会稳定镇定下来。
这是能力通常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沟通的能力。
共情的能力,心理学原理及应用,家庭的建设,
抄写张老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