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星期三
大王镇中心小学一年级二班张梓予妈妈第317篇亲子日记。
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父母要尊重孩子,认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拥有自己的思想,作为父母,我们要多给孩子创造各种不同体验的机会。
不论孩子处于怎样的一个情况状态,失败或者成功,都不要对孩子进行批判与指责。父母的打击教育,只会让孩子妄自菲薄,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没有自信。
孩子的内心一旦接受了父母对自己贴的这个标签,孩子只会越来越否定自己,也越来越没有努力的动力。
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
很多家长非常喜欢夸奖孩子太棒了,太聪明了,甚至家长会让孩子以为自己是个天生的神童,各方面都非常的优秀。
但是却没有强调孩子自我努力与学习的意义,没有让孩子意识到之所以现在这么优秀其实是因为他善于探索、发现和学习的原因。
所以当孩子一旦面临挫折和失败后,便会马上否定自己的天赋,认为我不是父母说的天才,却忽略了其实是因为自己经验不足或者没有进行练习的结果。
所以父母需要培养孩子对自我的清晰认识,看到努力与付出的重要性,看到用心与刻意练习的成效。一旦失败,能够及时复盘找到问题,继续努力,便向成功更进了一步。
拥有这种思想的孩子才会不断进行自我激励,更注重实际行动的结果。
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的过程。孩子不停地试错,不停地改正,才能不停地成长。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给孩子试错的空间,让孩子在自我的经验中愉快地成长才是最大的快乐。
父母的教育思维模式将决定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父母希望孩子成长与改变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自我的成长与改变,相信孩子的同时也要相信自己。
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做孩子的能量场和好榜样
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孩子在玩中会主动学习知识和规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主力和表达力。
如果父母可以以开放的心态和方式陪着孩子“玩”,孩子脑袋里就会形成更丰富的认知地图。
作为父母,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给孩子的学习带来正向和积极的影响。要学什么,一定要从孩子嘴里说出来,家长只做筛选、推荐和引导,但学习的决定权必须交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