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4日,星期日,天气多云。
懒马效应
两匹马一起拉车,后面的一匹马就耍小心思偷懒,主人便逐渐将它身上的货物,挪到前面的一匹马上。后面的马很开心,不用干活了,轻松又惬意。
但是,主人发现,有前面一匹马就够了,后面这匹马也没什么用处了。于是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将这匹“闲马”宰杀招待了客人。
“懒马效应”是一个职场的励志故事,懒马便是那些在企业里“混日子”偷懒的员工,一旦老板发现他们可有可无,那么被炒鱿鱼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孩子,优胜劣汰,是这个社会的规则。
如果孩子在上学的时候“摸鱼”,那么学习自然难进步。轻松了一时,但是在中考、高考、就业这每一个关卡,孩子被淘汰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意大利的但丁说过:一个懒惰的人应当受些刺激,因为他还不急于去利用他醒后的光阴。
所以不想孩子成为“懒马”,那么便要为孩子找一些刺激,比如竞赛、奖励刺激等等。并且日常生活中,家长也不要觉得不能让孩子吃苦,让孩子见识一下社会的“底层”,认识到父母的辛苦,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