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看见王老师发在群里的视频,有好几位小朋友都在讲台上分享了故事。讲真的,堃睿的表达是我最头疼的,用网络名词就是“社恐”。所以,如我所料,果然没有他的身影。
我问他“儿子,今天你们讲故事了?”
“讲了”堃睿说。
“怎么没看见你上台啊?”
“不知道”言语中有些不耐烦。
“怎么了呢?”心想,坏喽,八成是受挫了。
“我举手了,但是老师没喊我,喊了别人。”
“老师没喊你啊?那其他小朋友有没有举手啊”
“举了,我也举了,但是我又放下了,我不知道讲什么,我得想想,想好了我就又举手了,老师就喊别人了”
“那你为啥举手又放下了?”
“我得想想啊…”
儿子说完之后,我心里想,得重视堃睿的语言表达这块了。“儿子,老师虽然没让你回答问题,是因为老师也要把机会分享给其他的同学,你看之前老师是不是也喊过你回答问题了。不管老师喊不喊你,都要积极举手,不要害羞,走到讲台就算讲的不好,你也是最棒的,这期间呢,你要做的是练好内功。”
“啊?妈妈,什么是内功?”
“就比如讲故事吧,从今天开始,你不仅要听妈妈讲,听完故事以后呢,还要讲给妈妈听,这样就可以加深印象了。等下次老师提问,你就能更好的表达出来了。”
慢慢来吧,儿子。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妈妈会和你一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