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母与子》李想妈妈的亲子日记
李想妈妈

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晴 第178篇

今天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系列课程的第二节,《从婴儿心理发展规律看家庭教育-2》。

图像

谈完分离焦虑,对于婴儿来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妈妈,当然妈妈不在的时候,就是心理学上的妈妈,孩子的爸爸,奶奶,姥姥,甚至爷爷,甚至姥爷,都可以成为他心理学上的妈妈。婴儿和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情感,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依恋。

依恋发生的重要时期是6~18个月,这个过程里面孩子形成的一个依恋,会对未来,长大成人之后,他的人格、他的性格,他的社会交往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在心理学,在心理咨询里边单独有一个分支,就是依恋学说的一个分支。孩子的最初的依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实际上这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陌生人情境实验。

他把一岁左右,这个一岁半,一岁到一岁半的孩子,由主要抚养人就是妈妈带着,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边,先去观察孩子在妈妈在的情况下,孩子和陌生环境的一个融入适应度,是不是可以去玩一些玩具,然后呢妈妈会离开,然后孩子的反应,然后会有一个陌生人进来,我们去观察孩子的反应,然后陌生人再离开,妈妈再回来,我们去观察孩子的反应。我们在这个实验里面,把好多好多婴儿的一些特点总结出来,划分成主要的三种类型。

图像 第一种类型叫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他会母亲当成一个安全基地,妈妈在的时候,孩子会去探索周围的环境,然后妈妈离开了之后呢,诶,甚至来了陌生人,很多好的安全型的孩子,甚至可以去邀请那个陌生一起去玩,其实他很紧张,这个时候你去观察他的心率啊,它的变化都是有的,他会紧张,但是最好的一种处理方式,叔叔,你跟我一起玩啊,他会邀请你跟他一起玩。然后妈妈回来的时候,她很容易去接受妈妈的一个安抚。当然,安全型的孩子不意味着说妈妈离开之后,他们不哭,很多安全型的孩子妈妈离开之后也会哭的,但是妈妈重新回来了之后,孩子很容易去接受妈妈的安抚,也很容易重新再到陌生环境里边去探索。

第二种类型叫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孩子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妈妈在或者妈妈不在,他们似乎都是无所谓的。妈妈离开了,他也在那玩,然后待会儿妈妈回来了,也没什么大的反应。这部分孩子实际上是没有和主要抚养人建立起来一个好的依恋,所以它是不安全依恋类型中的。不安全依恋有两个,一个是回避型,还有一个是矛盾型,我们也叫反抗型依恋。反抗型依恋的孩子,是相对比较缺乏安全感的,妈妈在的时候,他们在尝试去探索环境的过程中,总要紧盯着妈妈,好像生怕妈妈会离开一样,然后妈妈离开了之后呢,他们会情绪反应非常的激烈,嚎啕大哭。最有意思的是,当妈妈回来之后,反抗型依恋的孩子呈现出来这样一种矛盾特点,一方面他们非常渴望妈妈的安抚,另外一方面他会努力的去抗拒妈妈的安抚,妈妈想要抱抱他们,想要安抚一下他们,他们是拒绝的,甚至会拳打脚踢,可是一方面拒绝又一方面渴望,这是我们所谓的矛盾型依恋。依恋的类型分为两部分,安全型和不安全。不安全里边我们又给大家介绍了两种,一个是回避型,一个是矛盾型。

早期依恋对于孩子整个的发展,会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一个是对日后的人格特征的一个影响。我们研究提示安全型的孩子在成人之后,会有相对比较高的自尊,他们会享受信任,而且持久的人际关系,会愿意去寻求社会支持,也会愿意和他人去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对于他人是非常信任的,除了对于人格呢,也会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一种形成。婴儿和母亲之间建立的早期的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情绪,情感,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行为模式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的态度。

所以,从婴儿期6—18个月,大家真的要去关注这个时期和婴儿建立一个好的依恋关系,一个好的情感的联系。那大家就会问了,我们怎么才会给婴儿建立一个好的依恋的模式呢?我们可以给大家提三方面的建议。

图像

第一方面就是关于重要抚养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妈妈,或者叫心理学上的妈妈,她的反应性,她是不是可以正确的理解婴儿发出的信号,并且给到婴儿积极的反馈,孩子饿了,你很快的就知道他需要吃奶了,很快的就会给他回应,这个孩子会发现,哦,自己很安全,妈妈一直关注着我呢,我有困难了,妈妈很快的就会出现。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情绪性,比如说妈妈可以通过说、笑、身体的爱抚,来去和婴儿进行情感的交流。

第三方面是关于社会性的刺激。比如说一些亲子的游戏,一些共同的活动,可以去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去增强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结。所以在育儿中也可以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和孩子建立一个好的依恋。

在这一节里边,我们跟大家一起分享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一些兴趣,以及比较重要的,也要尽量避免的,在婴儿期和孩子长时间的分离,会导致孩子的分离焦虑。还有最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未来的人格都会产生很大影响的一部分,就是关于小孩子早期的一个依恋模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14695
推荐日记
《大雾像什么》
《随手记》
《亲子日记267篇》
《周五孩子回家》
《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晴》
《芋宁口述日记》
《周六时光 9月17日 打卡144天》
《忙碌的一家人》
《看电影》
《日记》
《随记》
《日记》
《15》
《亲子日记》
《9月17日》
《教师节》
《交通安全》
《初中》
《亲子日记》
《大自然的秘密》
《做点心》
《9月12日 星期一 晴》
《周末》
《日记》
《9月10日 星期六 晴》
《磨蹭的雅曦》
《亲子日记第267篇》
《台风过后》
《亲子日记(138)—陪妈妈逛街》
《周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