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晴 第179篇
今天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系列课程的第三节,《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看家庭教育-1》。
这节课程内容里面将跟大家一起分享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的特点,婴儿期感知觉的发展是最重要的,那么在幼儿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在介绍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幼儿期主要的年龄阶段,是在什么时期?是在3~6岁,也就是说小孩子上幼儿园的这段时期。游戏,你也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什么?玩儿。幼儿期游戏是主导活动。
游戏对于小孩子的心理发展会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首先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孩子去学一些东西,了解一些新的内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是在游戏中学到的,在玩儿中去学到的,就是和不同的小朋友之间的交往。然后认识自己的一些特点去建立自尊,自信,都离不开你游戏这个主体。所以这个年龄段,学习一般也是通过游戏活动来进行的,所以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想让幼儿期的宝贝儿学到一些什么样的知识,如果你让他坐下来,然后你很认真严肃的去给他上课,你教给他一些知识和内容,那小孩子是不感兴趣的,他的兴趣低,注意力低,学到的效果也不太好。但是如果你把它编成一个游戏,你带着小孩子去玩,然后在游戏中去练,去体验,小孩子会特别的感兴趣。所以这就是他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那游戏力其实是家长需要去觉醒,需要去自己提升的一个技能。
再有游戏也是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比如说这个分享,比如说攻击,比如说有东西会争抢,这个时候如果你只是给孩子讲道理,那他接受到的能力是弱的,可是如果在游戏的过程中,比如说你可以带着几个孩子,然后你扮演谁,我扮演谁,甚至只是你和小朋友,那你也可以把玩偶引入进来,就是假装游戏嘛,一会儿咱们会谈到假装游戏,象征性游戏。引进来几个玩偶,然后和宝贝儿,然后还有和你甚至和家里面的其他成员,然后玩这个过家家的游戏,他也想要,他也想要,那这个过程里面怎么办呀?怎么解决呀?每个人是怎么想的?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这样让大部分人啊或者每一个人都满意。所以在游戏的过程里面,小孩子是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放松,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发展。
既然游戏在这个年龄阶段里面如此重要,我们也要去了解一下游戏的种类以及游戏的发展。首先在零到两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宝贝还处于婴儿阶段,这个时候主要的游戏是机能游戏,机能游戏主要是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活动,他的内容呢就最基本的生活反应。比如说教小宝宝吃饭,他反反复复的去重复这个动作,这是他的一种游戏方式,小孩子拿了一个球,然后他在空间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他会把这个球拿过来扔出去,然后他还会说“妈妈,捡”,捡回来了之后,拿着他还会扔出去,反反复复去重复这样一个动作,然后他去练习扔,去练习抛,然后他去体会通过我的这个作用力,然后这个球会飞出去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个时期的游戏我们叫机能游戏。亲子之间也是以模仿性游戏为主的。妈妈示范,然后小孩子去模仿。
到2~7岁,这里面包含了幼儿期,这个时候主要的游戏模式,我们叫象征性游戏,也叫假装游戏。象征性游戏是整个幼儿期游戏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它是通过想象构造虚拟情境的,创造性的活动。比如说过家家,然后你扮演爸爸,我扮演妈妈,比如说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拿一个竹竿,我就当马骑,拿一个扫帚,然后我骑上我就是巫师,这就是假装游戏的主要特点。这里面假装的,想象的虚拟的成分会非常的多。
到了七岁之后,七岁到12岁,这个时候游戏已经发展到规则性游戏,规则性游戏的特点是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反而游戏的角色是内隐的,在游戏的过程里面,非常的突出规则的意义,所以后面咱们会谈,这个七到十一二岁已经进入到了童年阶段,也是小学阶段,这个时候的主要游戏就是规则性游戏。所以,竞争会决定规则,小孩子在这里面会非常强调的游戏规则。因为规则也是辅助他们竞争的一个方式。在小区里面有可能会听到,小孩子之间说,说你不守规则,我们不和不守规则的小朋友一起玩,我们不和不守规则的人一起玩。在这个阶段,他们就非常的在意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