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六年级五班尚书屹爸爸
再次跟儿子一起读《海底两万里》,感慨颇多。我问儿子,你有没有发现这本书提到中国或者中国人的地方特别少?儿子说,这是法国人写的,当然涉及中国的特别少。我又问道,那为什么里面有美国,英国,德国及他们国家的人呢?儿子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不知道。
是啊,他怎么能理解这么沉重而深刻的问题呢?《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人完成于1870年的科幻作品,时间背景是从1866年开始。1866年西方列强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坚船利炮,作品中也体现了这一方面,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水深火热中,西方列强正是凭借着坚船利炮,将拥有5000年文明的中国践踏于脚下。而我们清朝的统治者们,既使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割让了一片片土地,赔偿了一笔笔巨款,却仍然沉醉于上朝天国的夜郎之梦,仍将广大人们的思想禁锢在为皇权服务的统治中。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怎么会在当时的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怎么能让西方列强放在眼中?又怎么会在这样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呢?
那时的中国,不再拥有四大发明的美丽光环。在近代科技发展中几乎没有任何表现,没有一样理论,没有一样发明,能在近代科技中闪光。那是一个中国缺失的年代,那是一段满目苍痍不能回首的年代,那是五千年中最受屈辱的年代。
我将这些跟儿子一一说明,儿子也沉默不语了。话题虽然沉重,年代虽然久远,内容虽然深刻,但我希望儿子能从中多少体会到哪怕只言片语的道理,希望儿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少记得我们的这次谈话——吾辈当自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