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判官,只分享观点
让孩子自己检查错误,发现不足,不是站在判官的角度,是分享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不以冲突为主,以和谐为主导,对错意味着对立,对立意味着冲突,当孩子跟家长产生冲突的时候,尊重孩子的一份看法,如:这个问题目前不一定非要探讨出来,如果累的话休息一会,等一会儿再来探讨,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去说,提升孩子内驱力是协助他,而不是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不要强迫一个人去低头,而要让对方心悦诚服,让他心情愉悦才能诚服。
心法和方法-克服掌控欲
最终要去蜕变的是骨子里的掌控欲,如果骨子里面的掌控欲没有破除,只是善巧方便的换了一种方式,如之前是逼着你进来,而现在是诱惑你进来,看起来方法有区别但本质上没有区别,而心法是来自于改变本质的部分。践行来自于觉查,破茧重生是要突破我们内在习性的控制,从自身的内心深处来一次革命,当你带着一份全然的新生去蜕变出来看到的孩子也不同,当你的“滤镜”变了,你看到孩子的骄傲是一份自信,看到孩子的偷赖是整装待发休息一下更好,整个思维完全蜕变处理这些问题就会迎韧而解。
如何看待孩子偷赖
如果希望对方自觉,就要给对方试错的机会,没有试错的体验就没法形成自觉,是他觉。我们很多时候希望孩子有自我,但又担孩子有了自我后会失控,这恰恰是一种控制欲,试想就算孩子偷赖几天又怎样?这是否是孩子迈向自觉的一个必经过程,不要怕孩子犯错,也不要怕孩做的不够好,任何一个人在有自我管理的前提下都是先发现自己,先发现自己犯错,我们对一件事是带着担心去做,还是带着安心去做,看问题截然不同。偷赖不是孩子的专属,每个人都会有偷赖的一面,当孩子偷赖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增加亲子关系的机会来了,从孩子所谓“偷赖”看到孩子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孩子是不是疲惫了,而不要定义为偷赖。孩子偷赖是缺少一种能量,要给他能量,语言背后是一份能量的传递。
不要担心孩子犯错,更重要的是觉察自己,面对孩子所谓的偷赖,你的状态如何,心情如何,先把自己管理好,带着更好的状态去陪伴孩子。依然可以去提醒,只是在提醒当中传达的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可以更好,给孩子一份能量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