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
魏冠豪妈妈

2022年9月20日 星期二 阴

最近读了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是之前孩子学校里的老师上家庭教育直播课的时候推荐的武志红老师写的书,最近才买回来看。

有一段的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大致意思是说,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主解决的机会,那么他们会自动培养出高挫折商,并不需要额外的“挫折教育”。

但是有很多“溺爱”孩子的家庭中,在家里,家长忍不住的溺爱孩子,让孩子成了温室中的花朵;在家外,又要给孩子强加一些挫折,锻炼孩子经得起风雨。这样的做法,难受的全是孩子,在家里强加的是溺爱,在家外强加的是伤害,而家长们则不过是在为所欲为。

溺爱会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孩子每完成一个他认为的重大尝试,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自己行”,久而久之就帮助孩子形成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若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总是“帮”孩子完成对他来说看似困难的事,这其实意味着,父母破坏了孩子的探索过程,破坏了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过程,最终在孩子脑中形成一个逻辑——他能否实现一件事取决于大人是否帮他。

所以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郑重的事。这时,在大人看了,孩子的天地很小,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要先在这个世界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后才能信心十足地在更大的世界里去证明自己。

当时我看完这一段话,很心酸,我的儿子已经长到了八岁,他的身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是他的错,是我们做家长的干涉了他太多。我之前觉得他很小性儿,很没有耐心,性子急躁,要做点什么事就恨不得第一遍就做好,如果两遍做不好,要么就生气,要么就放弃。从小我们养得他太精细,什么事情做不好的时候我们就马上帮助他完成,实际上在完成的时候他并不是很开心的,因为不是他自己做成功的,所以虽然我们帮助了他,但是他自己意识不到,他其实是有种愤怒的,在当时表现来看只是不那么高兴。

要鼓励孩子自己探索,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他不来求助我们,我们就给他自己解决的机会。一件事孩子如果做到了70%,家长就不要盯着没做到的30%挑剔,因为孩子完成多少,都是他自我效能感形成的过程,他自己是满足的。大人帮他做每次都是100%,他自己也毫无感觉,只是享受成果,因为就算拿到了满分,也是家长的满分,而孩子自己还是零分。

溺爱,实际上不是家长爱孩子,是家长在疗愈自己,往往溺爱的家长,他从小没有得到过这种对待,他小时候特别希望有人爱自己,所以他就在有了孩子之后,溺爱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是补偿童年的自己。自己吃过的苦,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这都是家长自己的心理满足,而不是孩子的需求。

在童年得到正确的爱的滋养的人,对人对事会有分寸感,有正确的边界感,待人平等尊重。这样他的孩子也不容易被溺爱。

三年级七班 魏冠豪妈妈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19200
推荐日记
《第240篇 随记》
《给孩子的检讨书》
《睡前讲故事》
《随记》
《凡事都有个过渡期》
《DIY》
《星期一生病了》
《坚强的宝贝》
《,》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2022年9月20日 阴 从小事做起》
《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天气晴【202】》
《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小小升旗手》
《背书的话题 2022年9月19日 周一 157篇》
《今天丶天气多云9月20号星期二》
《睡前互动》
《2022.9.19 晴 星期一》
《二百三十五篇一起学英语》
《昏晨交接的日子(第307篇)》
《慎言放弃》
《动物园之行》
《2022.9.21》
《孩子,你是最棒的》
《(亲子日记525)双休作文忘写了》
《亲子日记169篇2022.9.16周五情》
《开始用心做早餐!》
《 与古文诗词和谐相处》
《2022.9.19 70 一个懂得感恩的小屁孩》
《恍恍惚惚的清晨》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