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晴 第182篇
今天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系列课程的第四节,《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看家庭教育-2》。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幼儿期的游戏,个性以及自尊的一个发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谈幼儿心理的一个发展特点,幼儿期会有一个重要的阶段,小孩子在经历着恋父恋母情结的一个阶段。
心理学方面有一个流派叫精神分析,它会非常重视3~6岁这个阶段,也就是说我们在长大成人,如果出现一些问题,我们要往前倒,就会去找3~6岁,然后0~3岁,6~18个月,整体上我们总结一下,就是0~6岁。所以你会看到了,0~6岁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那3~6岁的小孩子,我们刚刚提到了,男孩儿经历的是恋母情结阶段,女孩儿经历的是恋父情结。
心理学里边会有一个引入的希腊神话一个的故事,就是俄狄浦斯王的一个故事,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很多学员,可能也听过这个故事。俄狄浦斯王他最终是弑父娶母的,所以心理学把这个当成一个原型引入进来,弑父娶母它是一个象征的意义,他指向的是什么呢?就是小孩子对于异性父母会非常有兴趣。而对于同性父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所以你看,到幼儿期,小孩子已经彻底从二元关系进入了一个三元的关系。二元关系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母婴关系,两个人,而三元关系里边,你会发现爸爸进来了,爸爸进来了之后三个人的关系,竞争就开始出现了。也会变得非常的复杂。
从男孩这边来说,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和妈妈的关系是最亲的,然后爸爸呢,包括有很多爸爸,因为你没有经历怀胎十月的那个过程,感受上是真的有差别的,所以有的爸爸进入角色进入的会比较晚。甚至有的在小孩子会叫爸爸了之后,然后在小孩子开始和爸爸一起玩儿了之后,那个爸爸才进入角色。而妈妈不一样,因为妈妈在40周怀孕的这个过程里边,你去感受那个胎动,每天会抱着肚子跟小宝宝有一个对话,妈妈的角色其实在孕育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激发出来了。那小孩子在出生之后,最初都是和妈妈最亲密的。
我们以男孩为例,出生之后先跟妈妈最亲密,然后到了幼儿期,也就是俄狄浦斯期,这个时候小孩子开始有性别的观念了,他依旧是被妈妈所吸引的。小男孩儿对于妈妈的那个吸引力,那个爱慕,那是非常的强烈的。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很多小男孩儿都会说这样的话,等我长大了,我要和妈妈结婚,然后这个时候妈妈会问,说那爸爸呢?小男孩说的就不一样了,有的小孩子会说什么,爸爸让他找奶奶去,你去感觉,就是都是跟妈妈最亲的。还有的小男孩儿甚至会说什么呢?爸爸到时候就要被车撞死了,童言无忌,但是你可以看到什么?就是这个小男孩,他开始对爸爸会有攻击性了,而且是一种象征性的攻击性。有的小孩子在家里边会说什么?我和妈妈吃这个,爸爸没有,我跟妈妈是好的,爸爸不好,他会很愿意去趋向于妈妈,这个时候跟爸爸就开始是一个竞争关系了。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怎么做就会变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一个好的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当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关系是最亲密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儿他会发现什么?我那么渴望妈妈,但是我发现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爸爸最爱的是妈妈,但是同时爸爸和妈妈两个人都非常的爱我。这个时候小男孩儿内心会非常的失落,但是他不会形成创伤,而这个失落,其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之后他会完成一个什么样的动作呢?在心理上的动作,这个小男孩儿会开始趋向于爸爸,开始去完成对于男性的一个认同,所以小男孩在心里边他是什么样的语言呢?我要变成像爸爸一样的男人,长大了之后去找一个妈妈这样的女人。
所以当有一天,这个小男孩儿回到家里来,然后跟你说,说妈妈,我长大了,我要和我们班哪个哪个小女孩儿结婚,我要和她在一起。哎,这个时候或许标志着这个小孩儿开始从父母,然后自己,这三元关系里边真的走出来了,他开始可以看到其他的小女孩儿了。开始有一个向爸爸认同的这样一个过程了。
那在中国有的家庭里面,太容易出现的状况是什么呢?就是亲子关系超越了夫妻关系。刚刚说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父母的关系对于孩子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哪怕你什么都不做,父母恩爱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那如果这个时候爸爸是缺位的,而妈妈过度的把情感全都放在小男孩儿这边,那这个男孩子就很难趋向爸爸,完成对于男性特点、男性力量的认同。他会怎么样,他会一直停留在妈妈这边,但是他跟妈妈之间可完全不是平等的,所以这个时候男孩儿他就像一个什么?像一个妈妈的孩子,就像一个妈妈的宝宝。现在媒体里边有的时候,我们会听到一个词,所谓“妈宝”,什么事情都要去听妈妈的,然后同时呢如果妈妈把过度的精力全都放在孩子这儿,而不是放到爸爸这儿,甚至在家里面爸爸的这个角色是缺位的。其实不只是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的影响不好,对于妈妈未来的生活也是有影响的。
所以在中国呀,有很多男孩子长大了之后,然后结婚了。你会发现那个婆婆特别难以割舍他的儿子。很想要冲到小家庭里边去,继续去照顾孩子,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妈妈有太长的时间,20多年的时间,把主要的情感都投放在儿子身上了,而不是自己的老公身上,那么,当自己的儿子和另一个女孩子在一起,要组建家庭了之后,大家你能体验到,妈妈内在的一个失落吗?所以有好多婆婆就会迫不及待的冲过去,想去照顾儿子,然后到儿子儿媳小的家庭中。这个时候婆媳矛盾是不是就出现了。 如果我们再往下看一步的话,这个儿子,如果早年没有完成和妈妈心理上的一个分离,这个儿子还更多的依恋着他的妈妈的话。那么新来的这个儿媳妇儿,她的老公的位置上又是缺位的,对吧?儿媳妇儿这个时候如果再孕育了小孩儿,再生了孙子,儿媳妇儿也很容易把自己的情感投放到自己的孩子那。如果又是个男孩呢,你会发现,中国的婆媳大战是千百年之间都没有消除的一个东西,对吧?
在西方其实就好多了。这部分内容它是有代际传递的,所以聪明的妈妈,如果你身上有这样的问题,你也要注意了,这个时期幼儿时期,夫妻关系一定要在亲子关系之前,在中国这件事情就需要被反复强调的。有太多家庭亲子关系第一位了,这是有问题的。孩子会觉得我比爸爸还要牛,因为整个家庭里面最重视的人是我,而不是爸爸。就是过度自恋,过度自大,找不清楚自己的位置,甚至对权威也会缺少一个必要的敬畏。
从女孩儿的位置上来说,出生的时候跟妈妈最亲,然后有一些爸爸甚至会谈,我们家小孩儿上幼儿园之前,经常会问我,爸爸,你啥时候出差呀?每次我女儿这么问我的时候,我都觉得好失落呀,然后到了幼儿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啊,她就开始问了,妈妈,你咋不出差呢?你会看到了女孩儿最开始出生之后和妈妈亲密,然后到了俄狄浦斯期,就恋父恋母期,女孩儿会开始趋向异性父母,就是开始趋向爸爸。甚至要和妈妈去竞争爸爸。这个时候类似的,夫妻关系第一位。当这个女孩子发现,我这么渴望去得到爸爸,但是爸爸最爱的是妈妈,妈妈最爱的是爸爸,同时这两个人也非常爱我,在这个女孩儿心里边呀,她也会很失落,但是他不会形成创伤,最终他会从爸爸这儿重新走回妈妈这边,去完成对妈妈的一个认同,在女孩儿的心里面他会说,我要成长为妈妈这样的女人,长大了之后去找一个爸爸这样的男人在一起,这个时候是顺利的渡过了他的恋父情结阶段。
当然俄狄浦斯期里边的内容其实非常的庞大和复杂的,但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夫妻关系,夫妻恩爱,同时很爱孩子,这个时候孩子是更容易,合理的渡过俄狄浦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