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26 星期一
亲子日记第669篇
孩子和父母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厚,双方之间的爱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但是再亲密的关系,在长久的陪伴,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父母和孩子之间也难免存在着一些争执,有时会发生争吵也是正常的事情。
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双方会有一定的分歧,甚至有时候大吵大闹都不足为奇。有时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有时也会因为成绩的各个方面和孩子起争执,因为确实双方的情绪没有控制好,也有可能是没有沟通到位。
但其实无论是争吵还是冷战,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家长对此也不必着急。因为天下没有不争吵的家庭,也没有不争吵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不是如何避免争吵,而是在争吵之后如何解决问题。
因为无论再激烈的争执,始终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会让彼此的情绪越来越糟,事情反而没有解决。既然争吵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的事情,那不如就积极面对,不要压抑,也不要回避问题,可以把吵架问题变成沟通的方式之一。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的面对亲子争吵,因为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一旦和自己起争执,就说明他们心里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往往被家长看做是孩子不服管教的表现之一,只是因为孩子长大,有自己的想法,便不再接受家长的建议。所以此刻家长的情绪会比较偏激和紧张,也容易有不好的情绪产生,最后会导致双方之间的激烈冲突。
但是冲突也好,争吵也罢,这些并不可怕,因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事情,可怕的是家长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积极面对和解决。最后肯定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相信这些都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那么家长千万不要害怕争吵,也不要刻意避免,只是需要学会在争吵之后如何解决问题,如何缓解彼此之间的关系。
学会控制情绪,有些孩子并不能正确控制和面对自己的情绪,一旦发生难以掌控的事情,他们的情绪变化比较大,而且不受家长控制。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他们的情绪波动非常大,绝对不能用家长的威压来逼迫孩子。
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保持良好的情绪,也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放松。这样,双方都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问题,认识自己的不足,有时间进行自我反思,之后才能够更好沟通,一起解决问题。
不要就事论事,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所以对他们要求很高,当孩子犯错时,就会忍不住教育和斥责。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会翻旧账,不仅批评孩子现在的做法有多少错误之处,还会翻出以前的事情教育孩子。
家长要知道,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过错,当下能够改正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如果过多地斥责孩子以往的错误习惯,会让孩子感到不耐,甚至会十分烦躁。严重的话,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专门和家长对着干。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就事论事,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的错误,就只指出这一个错误点,以前的往事绝不能提。
真诚道歉,无论是谁,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有时候家长也会误会孩子,让孩子平白受委屈,这样的行为这很正常的。因为有些事情家长不知道原委,由于各种原因,会误会了孩子,让他们受到了委屈。
但是,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有错误之处,或者某些过激行为伤到了孩子的心灵,就要真挚的和孩子道歉,取得孩子的谅解。部分家长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损威严的事情,怎么好拉的下脸面孩子道歉,还会认为会助长孩子的气焰。
但其实家长犯错时和孩子真挚的道歉,取得孩子的谅解,这样的行为更能让孩子接受,因为他们才感觉到被尊重。否则无论对错,都是家长有理,孩子不仅会感到深深的无奈,对家长的信任也会随之减少。
家长们要记住,千万不能做那种自己错了就一笔带过,孩子错了就严厉斥责的人,如果有这种行为,一定得改正。不然再教育孩子时,威信就不够,家长所做的事情,也不再能够让孩子信服和理解,他们自然也会不服管教,争吵也会随之增多。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最重要也最有用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家长只有自己有一个好行为,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首先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才能在孩子身上的道路上,引导他们不断发展。
家长千万不要说教,更不要唠叨,如果想要孩子有良好行为,就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自身做好良好榜样,用行动向孩子证明。家庭中的争吵并不能避免,但是家长可以用有效的行为把争吵的次数减少,就能保持更加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必须要知道,争吵并不是输出情绪的最好方式,更不是单方面的情绪压制,而是为了在争吵中能够听到对方的内心声音。
和孩子存在争吵并不可怕,家长只要在事后进行反省,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并且和他们共同成长,这才是争吵后最有意义的事情。争吵无法避免,但可以把他们变成有意义的争吵,有时候换种方式和孩子沟通,会更容易架起彼此之间的桥梁,亲子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三六班 王子欣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