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4 星期六 晴
❤️为什么孩子的脾胃普遍虚弱?
中医说“小儿脾常不足”,而“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所以宠爱孩子不可溺爱,本来就“脾不足”,不能孩子喜欢什么就给吃什么,容易导致积食。
学习负担重,也会伤脾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意思是人如果过度思考问题,时间长了,就会耗伤心血,导致贫血。
一个人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他生命的盛衰。所以,小孩脾胃差,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发育。但脾虚积食并不能一而概之,还得辨证细分,主要有四种。
🌹一、脾虚
脾虚,就是脾的运化能力下降,没能把吃下去的食物一一转化成气血津液。这直接会导致人体抵抗外邪的正气、免疫力下降。水果、冷饮、冰淇淋吃多了,抗生素、苦寒药物用多了都是伤脾的。
孩子脾虚明显的表现就是面黄肌瘦,容易出汗,不长个子不长肉,容易感冒咳嗽,睡觉爱流口水……脾虚导致气血不足,各种亚健康问题都跑出来了。
🌹二、肝脾不和
脾是五脏六腑的营养搬运工,它跟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但也容易跟他们闹矛盾,而且往往一闹矛盾,吃亏的都是它……
首先说肝脾不和。脾的运化离不开肝气的疏通散泄,肝气太旺和肝气郁结,都会导致脾虚。肝气太旺导致脾虚的孩子,往往性子急,一不顺心就爱哭闹;肝郁型的脾虚,多见于有学业压力的孩子,比较内向,容易焦虑和不安、爱咬指甲、厌食、胃口不好,所以他们在补脾的时候,还要注意疏肝。
🌹三、脾胃不和
另外就是脾胃不和,最常见的胃强脾弱。这种孩子往往胃口超级好,每天小嘴不停地吃,胃就像个填不满的窟窿,而吃下那么多无形中又加大了脾的运化负担。
这种孩子往往体质偏热,胃有虚火,而且怎么吃都不长肉,甚至越吃越瘦!所以,在给他们补脾的同时,千万要注意养胃阴。
🌹三、积食
积食,家长再熟悉不过了,就是孩子吃多了不消化,都积在肠胃里了。积食是一种身体状态,就像便秘一样。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舌苔厚腻。
脾虚会引起积食,反过来,积食也会引起脾虚。积食是标,往往容易解决,但脾虚是本,这要靠慢慢养起来。
日常养护的关键是健脾胃、疏肝气,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可以通过中医辩证论治来治疗,别自己乱用健脾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