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星期日,天气晴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听过这个口号的人,恐怕都是七零,八零后的人对吧?作为八十年代的标志性口号,也确实影响了很多的孩子和家长,就好像是那个年代的快速通道,真的是屡试不爽。同样把它放在教育体制改革无数次的今天,是否依然适用呢?
回顾孩子小学6年,我也坚持辅导了6年作业,各个学科,从不懈怠,作业吗是检验孩子掌握知识的唯一标准和途径,所以小学的作业,检查的基本算是得心应手。随着孩子进入初中,身边有家长说,只检查语数英就行了,其他的不怎么重要。可是我没有,七门课程只要老师布置作业,我都会一门不落的去检查,然后我就发现,现在的史地生政真的不简单。
史地生政,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因为是副科吗,反正初二会考就不学了,所以不必太在意,但是我想说,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这四门课同样重要,事实是想学好这四门课其实并不简单,孩子的会考分数会直接纳入初三毕业考里,试问这四门学科如果本着糊弄的心态去学习,那最终吃亏的是不是孩子自己呢?
看一看这几门课的教材,也同样看看孩子做过的作业,你就会发现,孩子学过的东西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作为考点出现,只是简单的填空题吗?不是的,举个例子,生物的特征,教材里告诉你生物具有遗传,繁殖,新陈代谢等这些特征,不再是我们那个年代的考法了,你按标准答案填空就好喽,现在老师出题怎么出?给你一个阅读题目,让你根据这个问题进行分析,那这个时候牵扯的问题就有两个,你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你的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你理解不了题目的意思如何去做题?你理解了题目,学科知识没掌握那你同样不会做,所以,你还觉得简单吗?你还觉得语文简单吗?生物简单吗?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吗?
当然,说学好数理化这也是相对而言,毕竟这三门课贯穿了学习生涯的始终。可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校考察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日常的量化分,比如你不偏科的能力,我反而觉得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的加持,你的阅读量,你的分析能力,你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决定了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程度,作文满分是60分,如此高的分值,你还会觉得语文不重要吗?
所以,我们唯有告诉孩子,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平等对待,认真学习,同时让孩子养成不偏科的习惯,学习虽然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可是在初中阶段,还是先把基础打牢再说,任何爱好没有基础做支撑,也只会是空欢喜。
七年级八班 王禹潼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