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跟孩子的爸爸聊,为啥孩子这么粗心。
“我把题目里的48看成84了!”
“我急着写答案,没看题目,没看到后面还要求多多少,没看到判断之后还要写算式。”
……
听听这些理由就知道,他不是不会,就是粗心。虽然我的嘴上这么跟爸爸说,但在内心深处我十分清楚,世界上就没有“粗心”这回事。之所以出现做题“会而不对”的情况,实际上还是因为学得不扎实——不然1+1为啥永远都不会出错。
正因为没能百分百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在后续的答题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纰漏。李品墨的主要问题,因为急于动笔,做题时要么匆忙扫一眼,要么跳着读,脑子跟不上眼睛,就容易出现看错、抄错的问题。甚至“想当然”,产生思维定势,结果解错了题。我们聊了一下解决办法让他慢下来。做题时要养成“字字出声读题慢”的习惯,就是要求先轻读一遍题目再默看一遍。其次,在读题和审题的过程中,要求圈出“重点词”和“关键句”,并仔细思考这些词句的意思,在解题时要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希望能坚持一段时间,改掉这个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