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299篇 星期二 晴 2022年9月27日
要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就要有读书学习的危机感和自我培育、不断提高的强烈意识。要想让孩子尊重信服,我们就要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形象和知识威望。不读书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要把读书当作父母职责的一部分来履行。
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我认为,没有研究过教育学基本知识的青年公民,不应当有成立家庭的权利。”欧美国家领结婚证前要培训,取得资格认证后才发给结婚证书;怀孕了、做了准父母,则更要进一步培训,以确保生孩子、教育孩子是胸有成竹的。
而在我国,“无证上岗”现象特别严重,不合格的父母比比皆是,不是吗?学个理发师要培训几个月,实习一两年;考个驾驶执照也要培训几个月,还要交数千元培训费。好多行业都是先培训,取得资格认证后才允许上岗。而教育孩子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生了孩子就理所当然地行使教育的权利。由于不懂教育,其结果可想而知。好多家长并不知道自己是在辛辛苦苦培养一个“寄生虫”,扎扎实实打造一个“小霸王”,认认真真养育一个“窝囊废”,兢兢业业造就一个“白眼狼”。
有人说:“我爸也没上过学,不是照样把我培养成人了!”可那是什么年代啊,凭老经验,教育孩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当今社会,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着,父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早已老化,如果不学习新知识,不接受新事物,不研究新问题,就极易成为一个失职的家长。要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要有学习和读书的危机感,以及自我培育、不断提高修养的强烈意识。现实中的一些家庭文化荒漠现象相当严重,要么好多家庭没有藏书,要么有几本书也是摆设,从来不看。一部分家长经常为不读书而找借口:“自己文化水平低,好多书看不懂。”“工作太忙,哪有时间读书?”“这把年纪了,读书还有什么用?”有的家长吃一餐花掉数百元,买一套衣服上千元,买一套化妆品需要一个月工资,眉头都不皱一下。而他们却不舍得花几十元买几本书读读。好多家庭并不是买不起书,而是家长没有这方面的观念。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做人,一个不读书学习的人,他本身就不明白生命的意义,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好孩子的人生导师和楷模呢?
意大利教育家蒙太索利说:“人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因而对心理食粮的需求几乎大于对物质食粮的需求。”书籍是最基本的心理食粮,一个人不读书,怎么能满足心理对食粮的需求呢?近代学者郑逸梅非常喜欢读书,他的生活离不开书,每天必读。在他看来,有书读、有书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他说:“很难想象那些不读书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呢?他们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说:“如果有人要我做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堆的仆人,条件是不许我读书,那么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但丁说:“我在悲痛时想在书中寻找安慰,结果不仅得到了安慰,还得到了深深的教诲。就像有人为了寻找银子,竟然发现了金子一样。”
作为知识时代的父母,我们要给孩子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有长流水。我们的知识只有储备的非常丰富,才能传播给孩子一定的知识。要想让孩子尊重我们、信服我们,要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崇高形象,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威望。我给不读书的家长当头棒喝:社会已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你还抱着老观念不放,还躺在那里睡大觉?你不读书学习、不更新观念、不与时俱进,怎么能读懂孩子这本“书”?你还用老掉牙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新时代的孩子,你的孩子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怎么能不出现问题?
做任何事情都得有条件,而读书的条件仅仅是养成读书习惯。只要养成了读书习惯,就会有时间读书,就会有心情读书,就能找到应该读的书。好多家长也知道读书是好事,就是找借口不愿读书。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最好办法是家长首先养成读书习惯。孩子喜欢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首先热爱学习。父母以身作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读书学习是为人父母的第一要务。如果你真心希望培养一个高素质的孩子,那就从读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