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点墨老师转发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反思:
人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才是生存的根本。若说终点,那也是人将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 !提前告知孩子,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一生要学习,要努力,否则玩完 ……
曾经见过一句话说:你觉得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说的虽然刻薄,但是实话 。
今天点墨老师转发的这篇文章:“孩子我到底该怎样爱你”!
文章絮絮叨叨说了半天,里面全是对孩子的无奈和不满。不过我还是从中看到了一句经典,“我和他爸不禁问:你大学四年,外加这次培训,知识都学到哪去了”?
这还算是句明白的话,但事儿还是不明白,这位可怜的妈妈 !
我来告诉你吧,是你们从小给孩子灌输的观念,才有孩子的今天。
你们的观念无疑就是: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你就可以出人头地了 ……
对,孩子是考了个好大学,选了个好专业,事实上,我们从文章中就能看得出来端倪:这个孩子自从入了大学,他就躺平了,白白浪费了四年的时光,外加这次培训,根本他就没有好好学。因为有了四年养成的习惯,他不想那么再拼,他以为,他已经给父母挣足了面子,父母以他为荣,他的各种要求父母都会尽力满足 ……
自从考上大学,他在周围的人群中,已经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殊不知,就是这种思想才会被今天的现实打脸。学历只是你踏入社会的一个敲门砖,真正站稳脚跟的是一个人的学习力 !
非智力因素的强大,才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有的父母把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可那又怎么样呢?有的孩子到头来结了婚都不会经营自己的小家庭;有的甚至连恋爱都不会谈,于是过上了“时尚”的单身生活 。
还有“丁克”。这是我最早接触的新名词。也是30年前,我从一本书上看到的。说的是上海的一对小夫妻,他们来自农村,在上海生活亚历山大,而且家中的兄弟姐妹很多,出于多种考虑,他们选择了“丁克”。他们觉得父母也不缺他们家的那一个孙子 。
因为他们那个年代不同,兄弟姐妹多,而且那时国家还提倡计划生育,实行计划生育。不按计划生育就是违法,如果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都加入不了组织 。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如果他们都选择单身,选择丁克,那家族的延续在哪里?同样,民族的生命力在哪里?
当然,文明社会,人人都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这只是个人的一个小小的看法,不足挂齿 !
助力生命成长,让爱传出去 !
亲子共成长,我依然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