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 晴 周三
今天追剧《底线》,今天我看的剧集里有两个案例事关教育孩子,感触很深。
第一个案例是“校园霸凌案”,方法官和其他三位家长因自己的孩子在校孤立班里的一个小女生造成这个孩子心理受伤被诉校园霸凌。原先五个孩子是好朋友经常一起玩,后来四个孩子都不跟那个小女孩玩了,孤立小女孩,小女孩渐渐出现心理问题。方法官了解情况,孩子们孤立女孩的情况的确存在,但根源却不在孩子,是因为孩子经常听家长说不愿意和那孩子的妈妈交往。原来熊孩子的背后竟是熊爸妈们的不正言语的引导。后来法官们把家长和孩子们分别约在一起,家长们跟孩子的父亲认错,孩子们在心理专家的引导下在一起玩乐,重拾欢乐。 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孩子会有样学样,说不定会误入歧途。
第二个案例是“杀母案”,这个孩子自小就是亲戚朋友眼里的他人的孩子。母亲是高中老师,孩子从小成绩优异,长大后上名校,俨然一颗耀眼的名星。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孩子,会在一个亲戚朋友聚餐后的午夜残忍将母亲杀害呢?为什么呢?他的成长经历到底怎样?这个孩子的日记揭开谜底,说是日记,其实是检讨书。孩子考试99分,检讨,妈妈在日记后作批注,也许一分之差,会导致人生的失败;表弟玩游戏机,孩子看了两眼,检讨,意志力不坚强,妈妈在日记里做批注,意志力不强怎能成功?妈妈对孩子的精神控制彻底地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孩子不敢反抗,因为他稍有反抗妈妈会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惩罚孩子,骂自己、打自己耳光,孩子只能按妈妈要求做,活成为妈妈希望的那样。孩子反抗妈妈最厉害的一次是高考填志愿,母子有分歧,妈妈不和儿子说话,最终还是孩子道歉,报了妈妈选的专业妈妈才做罢,和儿子和好。这是个让人心疼的案例,这个孩子的心理到底承受了多大压力、多少煎熬呀!妈妈也许真的是为孩子好,想让孩子成功,做人上之人,可是这样的方式真的非常可怕,它剥夺了一个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窒息的环境下成长,虽以爱的名义,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当然这只是个例,是个极端的案例。
我想起儿子小时候,我也曾经有过不理他的时候,都是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不理他,直到他和我认错。想想真可怕,我虽然没有打他,骂他,但是我却用冷暴力威胁了他。孩子即使服软了,也是因为他爱妈妈,想让妈妈继续爱他。幸好,这只是偶尔为之,也幸好,孩子大大咧咧,没有因此而留下阴影,但当时肯定会很受伤吧?
虎爸狼妈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那个被杀的母亲的影子。没有人会置疑爸妈爱孩子,或者孩子爱爸妈,望子成龙,忘女成凤,也不过是天下父母最朴实的心愿。但是好孩子是修出来的,不是逼出来的。成长重于成绩,孩子能够健健康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